生科学院师生在线战“疫” 学习科研不掉线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2-26浏览次数:172

  

“疫情形势很严峻,但我们的科研工作不能停,目前请大家集中精力撰写SCI或核心文章初稿!”1月31日,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明凤在实验室微信群里开始了年后第一次在家办公的工作任务布置。2017级生物科学师范世承班的本科生张皓、姚晓蝶、於祯加、李凌云和2018级园艺专业本科生陈秋伶立即响应,他们分别围绕前期已结项的大创项目《植物生长素响应基因SAUR家族的进化分析与功能鉴定》与《关于转录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研究基础,线上群组交流,进行分工合作,着手展开了本科阶段首篇英文科研论文的撰写。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目前最新研究进展、整理原始数据、电脑作图……这些都是科研论文撰写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将大量文献积累和高度凝炼为论文强有力的支撑,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资源和实验数据转化为总结性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对于首次触电科研论文撰写的二年级、三年级本科生而言,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寥寥几段文字,就能让大家在电脑面前从早到晚坐上整整几天,逐字逐句讨论、反反复复修改。在实验室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同学们第一次尝试软件作图,一步步掌握电脑作图、进化树分析、蛋白三维建模、基因表达聚类等多项生物信息学常规技能,能够利用常用的生物数据库和生物软件为自己的研究服务。一个寒假的在家科研训练,让同学们的文献阅读水平和科研作图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他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寒假的努力能够开花结果,在学术期刊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突然来临的疫情,让原本准备回家休息几天就回学校做实验的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朱将雄猝不及防。原定的实验计划怎么办?尚未完成的论文怎么办?一时间,朱将雄的心情有些焦灼。

居家也是战斗!但居家如何战斗?作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朱将雄立刻发挥了学霸精神,迅速调适心态,调整了寒假期间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重新制定每天作息和日常表,把原定的大量应该泡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投入到整理数据、阅读文献、帮助老师审稿等工作中去。在学校图书馆开放了各类网络学术资源后,朱将雄在分析自己回家前已完成的实验数据基础上,大量下载和阅读相关英文学术文献,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两篇英文论文的撰写并已投稿。

“每天从早上看书查文献,一直忙到深夜,可不比在学校做实验清闲,但是看到两篇论文的完成,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在朱将雄看来,这个原本让人不安的“被迫”不能返校、也不被人打扰的超长寒假,给了自己独自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时间,对于培养撰写科研论文所需要的清晰逻辑思维非常重要,同时也无形中成为了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十分难得的科研训练时光。  

这个寒假,对于已经成功保研的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园艺(中荷合作)专业的张博珺来说,是她本科阶段充电学习的最繁忙假期。因为热爱风景园林,张博珺直研时选择的专业是城乡规划学,超长待家的寒假让她有大量时间学习手绘、软件作图等设计技能,不仅为完成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更为即将到来的研究生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与此同时,张博珺还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了一篇题为《基于流动人口社区融入视角的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的学术论文,投稿至《城乡规划》杂志,目前已经通过初审、专家审回,处于复审修回阶段。此次论文撰写和投稿经历,不仅提高了她的阅读文献和论文撰写能力,更帮助她拓宽了知识面,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为研究生学习生涯奠定了基础。

近期,她还作为研究生导师的助教,协助导师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工作,不仅提前接触了研究生阶段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沟通交流、协调组织等各方面能力,获益匪浅。

  

(供稿、摄影: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