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好高校思政课,让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来自上海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1-16浏览次数:1043

来源:文汇报 2018年1月16日 12版 专题 整版报道

标题:上好高校思政课,让党的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来自上海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全市高等教育系统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取得了积极成效。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一二三课堂联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近日与上海高校一线思政课教师代表共话方法与举措。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对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启迪。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高德毅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高校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从战略高度构建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骨干、专业教育课程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挖掘所有课程育人资源,构建育人同心圆


    “课程思政”的提出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源自十多年来在上海中小学阶段成功探索实践的“学科德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每一间教室,产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总体部署上,按照“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试点校12所、一般试点校36所,基本实现“课程思政”全面推广铺开。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高校实行分层、分级、分类教学模式,形成了以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五十余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五百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近千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同心圆。


    把握思政课核心地位,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立足顶层设计,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研制了《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全方位深化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注重以思政课为主体,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工作。早在2015年,上海高校思政课就形成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体备课会制度,做到了课程全覆盖、教师全覆盖、时间全覆盖。并推出“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课程以阐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使命,比如,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同济大学《中国道路》、华东师范大学《智慧中国》等等。这些课程,汇聚了包括高校书记、校长、院士、知名学者在内的一批优质师资团队,聚集现实问题,把握时代主题,直击大学生家国情怀。


    增强教师育德能力与育德意识,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上海自2014年起,实施“市属高校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激励高校教师为本科生讲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激励计划中,针对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任课教师的育德实效开展绩效评价,作为给予支持及支持额度的重要依据,为促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提供了重要抓手。同时,构建形成市、校两级有机联动的培训体系,市级层面负责研制培训方案、开发培训教材,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专题培训等。通过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与育德意识,为提升课堂实效提供了坚强支撑。


    学懂弄通教活,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有效性


    运迪(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坚持教育者先要受教育、传道者先要明道信道,积极采取措施抓好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激励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使命。学校狠抓教师政治学习,每周二开展集体备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教师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到融会贯通、真学真懂真信。狠抓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学团队结合学科专业,带着课题去研究,不断厚实理论基础,使讲课更有说服力。狠抓实践教育,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园,通过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等方式接受国情教育。


    为提高学生思政课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微笑率,高校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济以需求为导向,每学期初收集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比如有同学提出“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就直面学生困惑,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进行讲解,提升了教学针对性。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学生开展研讨式学习,每年举办“使命与担当”社会实践创新竞赛,学生针对社会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去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协调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其他学院共同设计开发了《中国道路》《可持续智能城镇化》《科学、文化与海洋》《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师》等公共选修课,积极实施课程思政,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心同向、合力育人。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道德修养、人生修为,努力成为党的理论传播者和学生成长引路人。做经师易、做人师难,我要继续砥砺前行,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作者系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首批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拔尖人才)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张黎声(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人体解剖学》课程团队根据立德树人的培养方针和本专业课程特点发掘课程思政内涵,以“学生参与遗体捐献和利用”过程为主要内容和切入点,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内化“感恩,敬畏,责任”的价值观。


    我们搜集整理来自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故事和其他资料,建设了德育资源库;注重德育承载体和传递形式建设,如:精心设计“人体解剖学第一课”,以“大体老师”(遗体捐献者) 的故事诠释生命的特殊存在方式和意义,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感动和感悟;实验课前课后自觉进行默哀仪式;课程结束时举行庄重的大体老师告别仪式;组织学生参加“遗体捐献仪式”等。我们还将课程思政工作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遗体捐献者的大爱大义。比如,组织学生对遗体捐献志愿者家访,邀请他们来校与学生座谈。


    我们采用客观化研究资料和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德育“内化与外化”过程及其有效性环节和路径的研究,探讨学生情感和思想变化的心理学依据。该项目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群”的代表,通过对本课程和学校各专业近100门课程思政实践项目进行研究总结,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五个工作环节”:建构课程思政平台、与专业内容密切融合、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师积极引导、客观评价。


    目前,这门课程的思政实践起到了“示范和引领”效应,上海各高校都在进行尝试和努力。通过课程思政工作,老师们不仅讲授知识,更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课堂的育人味道浓了,也提升了做老师的成就感。(作者系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总结经验、继往开来  扎实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李冉(复旦大学)


    办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复旦大学牢牢把握政治建院的基本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马克思主义学院治理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和相关指示作为办好重点马院的先决条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从讲政治的高度谋划重点马院建设。把马院建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讲述中国精彩的“大课堂”,建设成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熔炉”,建设成为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比如,通过开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治国理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讲》 等课程,及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复旦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渐探索出了思政课教学的三大体系:一是从学生的问题需求出发构建“马工程教材加辅助教材”的教材体系,二是从学生的实践需求出发构建“课堂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三是从学生的理论需求出发构建“必修加选学”的课程体系。这三大体系组织运行机制就是“三集三提”:通过集中研讨提问题、通过集中培训提素质、通过集中备课提质量,完善教学组织,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把学科建设作为立院之本,大力开展学科建设,为教学、科研、队伍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一是补缺口,增设空白学科点,力争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点全覆盖。二是建高点,联合沪上高校申请设立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把马学科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三是强联动,发挥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政治经济学、新闻学、文艺学、历史学等相关马学科的牵引带动作用,组织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推动实现马学科群整体发展。(作者系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指导作用的实践探索


    顾红亮(华东师范大学)


    为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直接联系马院,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兼任马院院长,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以全国重点马院、上海示范马院、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马院、建设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等为契机,优化学科布局,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通过双聘、联聘、特聘等方式,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团队、主体团队和协同团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单列,制定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人才引进标准。


    同时,华东师大通过与上海纽约大学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学部制改革等,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华东师大学派和 《庄子学史》 等一批精品力作。通过建设“中国智慧”思政类选修课、打造“理性文化系列课程”、完善社会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课程思政实施途径,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此外,学校还为留学生开设思政类选修课,举办“国际学生眼中的十九大”主题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阐释中国理论,传播中国声音。


    做实国家新型智库建设,聚焦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华东师大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依托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 等大力推动新型智库建设,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智库成果。整合我校优势学科力量,组建“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两新”组织党建研究基地等,打造国家和地方特色新型智库。(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紧贴“95后”思想实际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朱惠军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紧贴“95后”大学生思想实际,构建“五位一体”浸润式思政教育模式,推动思政教育实现多元覆盖、精准覆盖和协同覆盖,合力绘好思政工作的同心圆。


    分享教育,实现“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相结合。学校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中小学特级校长、职业经理人等担任人生导师,全年开设“人生导师沙龙”152场,让学生能得到精细化指导,导师也用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


    朋辈教育,实现个人成长与示范引领相结合。学校组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导生队伍和少数民族学生导生队伍,导生每人结对新生班级和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用朋辈教育的方式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


    仪式教育,实现爱国教育与荣校教育相结合。学校开展“爱国、爱校、爱团队、爱自己”的主题教育,引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共鸣。注重挖掘重大节日、重要节点中的育人资源,如开展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分享会,通过三代人讲述亲身经历,让学生感受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以及自身的责任担当。


    情景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学校于2015年打造心理情景剧 《橘心》,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集中呈现并受邀在上海10多所高校巡演。2016、2017年又先后打造校园情景剧 《青春颂》1.0和2.0版本,将爱国主义、学涯规划等元素融入到人格化、形象化、具体化的角色和情境中,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


    网络教育,实现思政工作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学校通过建立“香樟树下”校级网络思政工作室,开播“成长有约”访谈栏目,开设“寂然说”“琳距离”辅导员网络文化工作室,打造了一批特色网络文化产品,提升了思政工作的传播力和引导力。(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

    改革创新、多措并举  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王岩(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抬头率”非常高,课堂上常常充满了笑声和掌声,学生们称赞这门课帮助自己“读懂中国”。近年来,为把《形势与政策》 课上出实效、上进学生心里去,学校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探索。


    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计划和安排。学校党委把课程改革与建设纳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上报教育部,姜斯宪书记、林忠钦校长等全体校领导对 《形势与政策》 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走上课堂为学生集体授课。学校成立 《形势与政策课》试点改革小组,负责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教研室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文科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推进师资遴选、教学内容完善等工作。


    模块化教学是 《形势与政策》 课改革工作的核心和重中之重。我们的教研室坚持问题导向,在重大理论现实问题解析中加强思想引导,在形势的讲授分析中传递正确价值。同时聚焦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与政策现象中探寻原理性的认识,进行理论提升,形成教学内容模块的固化,在授课中结合当前的形势与政策,进行有选择地使用。他们将相对固化的教学内容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外交的内容分类建成80—100个左右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 (15分钟左右) 均配套文稿和PPT课件。同时每个模块既力求专业,又能够通俗易懂,易于接受又印象深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开发教学配套的课程应用软件和微信公众号“马院这个圈”,逐步实现电子考勤、课堂互动、辅助资料提供、作业提交和展示、师生互动交流、课程评教等的集成服务。基于课程网站和APP的教学模型设计充分考虑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课前通过预设问题,录制、观看教学视频,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知识;课中通过讨论解答预设问题、交流反馈学习成果,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课后通过延伸作业练习、对问题的后续关注及思考。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这门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7年,4名授课教师荣获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学展示一、二等奖。(作者系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新时代必须创新话语体系


    忻平(上海大学)


    过去有句话影响了话语体系改革:“宁可不要生动性也要确保准确性”。课堂如满足于重复教材话语,面对新时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话语权决定了主动权,失语意味着失效。历史上,我们党有善于传播思想和沟通大众的优良传统,传播方式达60多种,话语体系生动有效,对血性青年有很大感召力。今天,一个新的语言接受环境已然形成,大学生对老一套“满堂灌”很不满意,期待听到理论解释的创新话语。


    2014年,上海大学开设了“大国方略”课程,至今九个学期了。主基调就是主旋律,这门课试图让学生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了解我们所站的历史方位;以问题意识揭示“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做”,实现重大理论问题及学生困惑问题的有效对接,重点训练学生聚焦主要问题和价值追问的创新能力;凸显学科交叉意识,采用上海大学独创的“项链模式”,每堂课都由文、理、工科多位教授联袂授课,直观展示当代学科综合交叉趋势;每个故事背后无不隐含道理,道理就是价值观,关键是怎么说。我们强调“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让悟道成为自觉”。学生们普遍认为“最大的收获是悟道”。


    现在,上海各高校都开出了“大国系列”课程。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推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专业课共同致力于解决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大学生愿听、爱听、听得津津有味的话语体系正在形成。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改革,上海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已然发生变化。(作者系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上海大学教授)

    契合民办高校学生思想实际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宋艳华 (上海建桥学院)


    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上海建桥学院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上来的问题五花八门。而用三句话概括这些问题,那就是: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去向何方? 因此,我们的思政课堂要注重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利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讨论,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逐步提升。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作为“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我每年都参与新生心理测试工作,目的在于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寻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多年来的研究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乐群性方面有突出优势。为此,我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社会实践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突破口,每门思政课都设置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平台:辩论赛、时政知识竞赛、“讲述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等。这些平台已逐步成为我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品牌。学生纷纷表示社会实践活动既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拓展教学内容,打造特色思政课选修课,作为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上海建桥学院多年来坚持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政课,以身边平凡善者的故事感染学生并激发他们学雷锋的热情。学校结合“学雷锋”,开发了 《奉献中国》 思政选修课,以“奉献”和“责任”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上海市教委支持下,还采取了“公办民办结对”的方式,一大批全市优秀的教学名师和专家来建桥学院担任特聘教授,帮我们培养青年教师,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作者系上海民办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链接地址: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8-01/16/content_62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