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 贾淑品:中国积极抗疫却遭“抹黑”,再次凸显加快构建这个体系的重要性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5-17浏览次数:258

必须改变当前仍然严重失衡的国际话语权格局。

2016年5月17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总书记这一论断,特别是在话语体系方面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要求,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明确了指导方针和思路要求。那么,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哲学社会工作者又应该怎么做呢?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改变当前严重失衡的国际话语权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总书记看到了当前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形势,也看到了我国目前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国际上还存在着“失语”“失声”甚至是“失踪”的现象。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实学术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学术话语影响,在术语、概念和范畴上还没有自己的特色,也比较单薄,对中国很多问题和现象缺乏有效的言说,无形中导致了有些学者被西方所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比如美国把自己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理念冠以“普世价值”美名,并进行包装,满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这实际上是他们实行文化渗透、推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惯用手段。这种手段在许多国家轻易地实现“攻城略地”,而我们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受到影响。

其次,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西方国家质疑与挑战中国的错误论调频频出现,“中国威胁论”“中国掠夺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 等错误言论混淆视听,损害了中国国际形象。继“挨打”“挨饿”之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挨骂”问题。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一直积极抗疫,为世界抗疫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美国一些政客却一味抹黑、甩锅中国。中国要彻底解决“挨骂”的问题,除了要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外,还必须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主动地表达自己,客观地阐释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中国声音的分量,最大程度实现自身应有的国际话语权的国际认同,促进国际话语权格局变革重建,改变过去被动应付西方话语权挑战的不利局面,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当前仍然严重失衡的国际话语权格局。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既要体现共性又要体现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具有多重特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把握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既要体现共性,又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概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理念和战略方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创新的集中体现。当然,强调中国特色,并不是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国情、历史环境、风俗文化方面存在差异。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历史文化、道路选择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而其崛起的方式也必然迥然不同。

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原创性,就是强调它的创新性,不管对外来文化还是本国文化,不能鹦鹉学舌、照抄照搬,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炼、概括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等,都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理论。

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与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寄予了殷切期望,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心系家国天下,身传道德文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来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道德责任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是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实现“四个自信”的必由之路。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使命与担当意识,能讲述“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使理论“接地气”,走进群众,扎根群众,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集中凝练能够反映中国历史、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学术话语。因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要反对脱离群众、脱离中国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将理论神秘化、教条化的“空头理论家”,而要踏实求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用辩证的观点求“是”,经过反复的实践求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总结中国经验,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这样的理论才能具有“中国特色”和生命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也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更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更能体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与担当。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也更能践行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根据中国的时代发展、社会实际,提出具有标识性、自主性、独创性的学术话语,在语言上要处理好通俗化、大众化与学术话语的关系,注意把政策语言理论化、学术语言生活化、百姓语言规范化,把学术语言塑造为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据的真话、言之有理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真正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链接地址: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248013.htm?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