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5-11浏览次数:45

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5月11日

标题:沈从文与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的文物收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说到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有包括春秋青铜鼎在内的众多中国古代文物,其前身是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师院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缘何一家高校博物馆拥有众多重量级文物?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是一代文学大家、文物学者沈从文。

1954年,历史学家程应镠调至上海师院历史系工作,在赴京与沈从文的交流中了解到实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大意义,沈从文应他之邀,为学校购买文物。1956年至1957年,沈从文陆续为上海师院收购文物多达二三十箱,有青铜器、陶瓷玉石器、丝织品、西藏佛画、唐人写经等,总计上千件之多。

20世纪80年代,程应镠(中)与沈从文(左)、张兆和夫妇合影。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展示中国古代艺术藏品为主的高校博物馆,收藏品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碑帖、书法、绘画、唐卡、服饰、刺绣等,如此丰富的藏品,离不开沈从文先生的大力支持。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放弃了文学生涯,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什么东西有价值、值得买,他都能辨识。

程应镠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与沈从文在解放前就已结下深厚的友谊,解放后依然书信往来,尤其在文物的收集与保护方面,两人交流颇多。1954年,程应镠调至上海师院历史系工作。他认为历史教学必须与实物结合起来,因此向学校倡议建立一个文物陈列室。1956年春,程应镠去北京参加教学工作会议,顺道拜访沈从文。沈从文向程应镠讲述了实物在历史教学中的重大意义,一席话令正在筹建历史系文物陈列室的程应镠振奋不已,于是他请沈从文帮忙为学校购买一些文物,沈从文答应了。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沈从文对当时市面上的文物流通情况了如指掌,文物收购行情正一天天上涨,像六朝唐人写经等很多好东西在市面上已买不到了,为此他忧心忡忡,觉得学校收购文物的步伐得抓紧。1956年8月23日,沈从文给程应镠写了一封信,字里行间流露出急切的心情:

“这里东东西西正有人在大量收购……你们如已觉得师院教学或研究应走新路,对文物感觉有真的需要,认为投点资对上千学生将来作用大,就万莫再迟时日……再搁下去,将来即有大笔款项,也不好办了,因为历史不回头。……学校没有文物,将来不仅不好教历史,也不好教文学。因为教《诗经》《楚辞》、乐府诗、词、曲到《红楼梦》,有一大堆名物制度东东西西,以书注书绝对搞不清楚,自己弄不清楚如何教人?只好辗转猜谜子下去。方法得改改,把文献结合实物来研究,才是事!”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当时不少大学教授都认为文物是封建阶级的遗留物,搞文物就是在玩古董,所以不注重文物的研究。然而,沈从文却认为文物对许多历史问题都提出了新线索,把文物和文献结合起来,能给人以新的启发,也能把文史研究推进一步,所以他极力主张学校应该在教学中运用文物。在信中,他还满怀希望地写道:“将来学校必然会有文物馆,有上千东东西西,十万八万重要照相,才好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这在当时是非常有远见的。

沈从文致程应镠(笔名流金)的信中,经常谈到应加强学校博物馆建设。

 当时筹建学校文物陈列室的文物来自上海市文管会的调拨,程应镠、张家驹等人亲自到文管会仓库精心挑选,然后划归上海师院,但数量十分有限。在多次向学校领导力陈文物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后,程应镠争取到一笔文物收购经费。沈从文积极奔走,于是一些质量较好而不够故宫要求标准但有价值的文物,陆续从北京运来,被保存在文物陈列室。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就这样,从1956年至1957年,沈从文陆续为上海师院收购运来的文物多达二三十箱,有青铜器、陶瓷玉石器、丝织品、西藏佛画、唐人写经等,总计上千件之多,此外还有上千册碑帖和拓片。沈从文也因程应镠的关系,把他珍藏的乾隆宫纸与数种丝织物赠给文物陈列室。文物陈列室的收藏大大丰富了。

文物陈列室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文物(摄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1957年4月,沈从文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来到上海,并提前写信告知程应镠“拟用半天和历史系二三先生作次小小座谈,好明白文物结合教学应用要求和可能情况”。下旬,沈从文几次来学校,与历史系的教师进行座谈,并对文物管理员作了具体指导。他答应等教学大楼落成后,用十天时间来学校帮助整理文物,同时还希望学校能再拿出500元来购买敦煌、榆林峡、望都汉墓等地的壁画,他回京后组织博物馆人力予以协助。

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摄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程应镠被免去历史系主任的职务,在等待结论的日子里,他主动整理沈从文为学校购置的碑帖,白天赴上海图书馆查资料,入夜则伏案挥毫。他将历史系收藏的全部碑帖研究了一遍,每一通碑帖都撰写了一篇见识精到的跋语,交给历史系以备用。

程应鏐先生研究碑帖的手稿。

“文革”开始,沈从文所购置的文物都被视作“四旧”,红卫兵要砸烂文物陈列室。文物陈列室的一位老师为了应付红卫兵荒唐的“革命行动”,赶紧将泥塑木雕的菩萨和过多重复的陶罐交给他们去破坏。可惜,一些玉器,还有钱大昕、林则徐所藏旧拓等不知去向。

沈从文也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但他依然给程应镠写信,除了聊他的工作,也聊熟人的近况,拉拉家常。沈从文在信中说“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这给程应镠以温暖和信心。沈从文仍关心着那些文物,1972年6月4日,沈从文在给程应镠的信中表示,希望有时间来上海,为文物陈列室重写一遍卡片。

1978年,学校恢复原有建制,程应镠出任历史系第一副主任。他把恢复文物陈列室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段时间的清点、接收、分类、陈列,文物陈列室向师生开放,又开始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服务了。此后,随着社会各界善心人士、师生校友等纷纷慷慨捐赠,学校收藏的文物品类也日益纷呈。

2002年5月18日,校博物馆于“世界博物馆日”正式开馆。

2002年,文物陈列室扩建为博物馆,著名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馆名;2005年,上师大博物馆被上海市教科党委命名为第一批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并根据馆藏特色被命名为“瓷器艺术博物馆”;2019年,博物馆乔迁至新馆馆址;2021年,获批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新馆开馆亮相。

如今,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不仅是教学科研的重要设施,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感受传统文化的新型课堂。饮水思源,当我们徜徉在此触摸历史的痕迹、感慨一所大学的博物馆能有如此丰富的藏品时,不应忘记,这里有沈从文、程应镠等一批前辈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藏品


链接地址: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3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