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网 | 谢江平:“四史”学习方法刍议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6-03浏览次数:383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学习历史重在方法,只有方法对路,党员干部才能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提升境界和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以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之所以能成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就是因为它是对事实的真实记录,歪曲掩盖、胡编乱造不是历史。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最起码的态度。实事求是首先要做到辨真假、明是非,它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能作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决不能因个人主观好恶而刻意加以掩饰、歪曲。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了全党的团结,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的前进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才能以史为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唯物史观,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方向

  历史研究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学习历史就是要鉴往知来,把握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历史中存在着许多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和现象。有些人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党员干部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定力,就会无所适从。学习“四史”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方向指引,脱离唯物史观的指引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从而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进攻,甚至误入歧途,不但没学到切实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的、枝节的、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

  学习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发现事物的必然联系就要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来把握社会历史的必然进程。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要学会区分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这样才能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织。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真正找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开始转变。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只有认真学习“四史”,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现实必然性,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学习“四史”才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认识能力和思想境界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四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首先,要联系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来理解和把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学习“四史”要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特别是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运用历史视角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解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学习“四史”,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其次,要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掌握理论要有历史的功底,历史研究要有理论的高度。学习“四史”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不断深化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思想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

  再次,要联系自身思考实际。要主动改造主观世界,坚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沉淀为精神,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积淀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我们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也是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四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学习“四史”,感受蕴藏在历史中的精神力量,用历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学习党史——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学习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革命与推动自我革命的历史,真正做到始终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不断开拓创新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www.dangjian.com/djw2016sy/djw2016djlt/202006/t20200603_5653521.s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