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新进文科海归教师科研座谈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09-24浏览次数:399

9月23日下午,学校在会议中心5号会议室举行新进文科海归教师科研座谈会,副校长陈恒、人事处相关负责人、社科处全体班子、文科优秀海归教师代表和新入职海归教师参加。会议由社科处处长董丽敏主持。

座谈会伊始,首先由新入职海归教师介绍各自的成长经历及研究状况。在分享体会环节,人文学院钟翀教授认为,学校的氛围非常好,给了海归教师特别是青年海归教师很多机会和支持,他在此过程中得到很好地成长,希望青年海归教师们能够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尽快改变各种不适应,快速成长起来。哲学与法政学院邢海燕教授指出,要放平心态,从学术环境、文化氛围等方面快速融入学校,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和跨学科跨专业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快速提升自己,在教学和科研上都要加强。人文学院李腾副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回顾了自己在上师大的成长经历,强调要快速适应国内的环境和师大的氛围,对自己要有明确的三年、五年、十年规划,不断给自己加压,每天保证有学术时间和学术收获,加强自身内涵建设,通过加强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教育学院廖青副教授认为,教学很重要,很具挑战性,青年海归教师们要积极参加教学比赛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要不断给自己压力,做好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各类合作项目,以此来促进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在交流互动环节,社科处负责人、人事处负责人分别针对青年海归教师们提出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流程、时间、节点和安排是怎样的?”“项目申报选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国家社科基金?”“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的支持有哪些?”“目前有哪些人才计划项目可以申报?如何申报?”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还针对他们当前应该注意的事项,可以申报的项目等给予了指导。

在总结讲话环节,副校长陈恒谈道,海归教师群体在学校的比重不断增加,当前文科类海归博士已超过200名,要经常性地开展此类活动,给大家一个好的交流平台。他指出,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青年海归教师们一定要克服各种“水土不服”,尽快适应国内的发展环境,把国外优秀学术成果带进来。要做好规划,苦练内功,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类资源做好学术,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他提出,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要重视教学,抓住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做好三尺讲台。青年海归教师们要在教材体系方面加强研究,力争在本领域有话语权,把前沿研究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启发学生不断加强对未来的探索与追求。他强调,青年海归教师一定要有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要目光长远、心胸宽广、为人大度,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不断培养自己的学术组织能力、号召能力和协调能力,形成“学术共同体”,希望大家能尽快成长起来,为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摄影、供稿: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