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网: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建设“四导”工作室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09-27浏览次数:72

来源:上海智慧党建网 2023年9月27日

标题: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建设“四导”工作室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于“强教必先强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成立“四导”工作室这一新载体,遴选一批教师党员骨干与学院新进青年教师开展结对,注重思想引领导航、教学指导示范、科研辅导赋能和人生向导领路,努力发挥党员教授和党支部书记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青蓝结对匠心相传”育人共同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思想引领导航,筑牢红色信仰根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注重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讲好上海红色故事结合起来。邀请苏智良教授、邵雍教授、高红霞教授等党史专家宣讲团成员担任青年教师的思想导师,为青年教师职业道路发展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开展《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牢牢把握”为中心》《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阐释》《以上海红色历史文化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系列讲座,帮助青年教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带动作用,对于有意向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教师,由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思想导师,加强跟踪培养,及时把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吸收为共产党员。近年来,学院五名青年教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学指导示范,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充分利用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优势,将18门课程思政领航课程授课教师聘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依托中文和历史两个“特色领航团队”,打造“文史经典与中国智慧”“中外文化比较”“新文化与中国梦”“党的光辉历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国与世界”六大课程群,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加强课程教学“传帮带”。学院青年教师方頠玮副教授获评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潘牧天副教授荣获第五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学院党委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录制课程微课,撰写优秀案例,举办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召开课程研讨会,帮助青年教师切实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质,理念和方法,助力青年教师不断增强教学技能,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主动“站稳讲台”。

科研辅导赋能,勇攀学术科研高峰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加强科研成果培育,聘请学院资深教授、有重大研究成果的硕博导师担任科研导师,向青年教师传递科创精神,把正把稳科研方向,引导青年教师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举办科研工作坊、科创沙龙,加强研究经验传授,指导青年教师做好科研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工作。吸收青年教师进入重大项目团队,全力打造高水平科研成果,帮助青年教师在研究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不断提升科研转化力,实现青年教师研究成果的新突破,共同推动学院科研建设再上新台阶。

人生向导领路,投身社会服务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委着力抓好教师队伍思政建设,聚焦师德师风培育,聘请学院在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担任人生导师,注重人生经历分享,延展服务项目。学院党委主动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带领青年教师参与建设好“教育援疆喀什专家服务基地”,开设“文化润疆大讲堂”高端讲座,加强学院“中华优秀文化推广联盟”建设和“文学经典作品导读”项目指导,参与“龙华书香”读书会等共建活动,在社会服务中更好地传承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未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将坚持把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作为重要着力点,依托“四导”工作室,努力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引导学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坚守讲台,潜心育人。


链接地址:https://www.shzhdj.sh.cn/djWeb/djweb/web/djweb/newestindex/newinfo.action?articleid=ff8080818aa966bb018ad3b5bc7d2f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