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非遗传承研究中心发布中小学非遗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6-11浏览次数:1800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是6月11日。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越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此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雨后春笋般地进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园,在校园里逐渐扎下根来。意见颁布至今,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过了10个年头,学校正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中坚力量,非遗传承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铺开。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质量直接影响着上海市非遗文化能否后继有人、是否生生不息这一重要问题。

        近日,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研究报告(2014-2015)》。该研究中心在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制作问卷并对上海市15所学校15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有1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颛桥中心小学),9所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园南中学、中国中学、徐行小学、封浜高级中学、北郊学校、闸北实验中学、新泾中学、大华第二小学、清华中学),3所非遗进校园一般学校(霍山学校、北蔡中学、五四中学),2所未开展非遗进校园的学校(育鹰学校、吴淞中学),所调查学校遍及上海市10个区,既有全国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学校,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学校,同时还有未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学校,作为调研的对比参照。可以说,此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校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工作的推进情况,从一定程度上较真实地反映出各学校在实际传承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检阅现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提出了五条建议。

历史性、空间性非遗认知度不高


        报告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对“非遗”这一概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但对于非遗的具体内容,中小学生们的理解却参差不一。对于非遗项目的鉴定,学生们的选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沪语69.69%、捏面人66.41%、评弹55.38%、端午节45.04%、永青假发制作技艺44.13%、中国菜28.91%、南京大屠杀24.51%、《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片15.92%、大熊猫15.57%、大运河14.25%。从他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能从所列内容中判断出哪些是非遗,哪些不是。而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对什么是非遗这一基本概念都还没弄明白,错误地将不是非遗的选项选上,如大熊猫、《大圣归来》等国产动画片,且选择这两项的学生不在少数,说明学生对非遗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太清楚。又如,南京大屠杀属于“记忆性”非遗,大运河属于“历史空间性”非遗,但是选择的学生比预想的要低得多。

        因此,课题组负责人陆建非教授建议,在年轻一代开展非遗传承的实践中,首先要使他们明白什么是非遗,并能从具体的项目中辨识非遗,不能将他们对非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定义和抽象概念上,更不能在没弄清楚某项非遗的来龙去脉之前就开展相关传承活动,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取得理想的传承效果。

本帮非遗还需“新瓶装旧酒”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学生对沪上非遗项目的熟识度,以陆建非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特意选取上海市非遗进校园21项优秀项目,它们分别是江南丝竹、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沪剧、锣鼓书、徐行草编、打莲湘、顾绣、青浦田山歌、扁担戏、崇明山歌、上海灯彩、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中华盘艺)、漆艺、海派面塑、麦秆画、舞龙(狮)、皮影戏、海派剪纸、鲁庵印泥、丝网版画、崇明灶花。编制问卷题目“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你是否熟悉?”,从选择结果来看,学生们熟悉度最高的三项依次是(如下图蓝色图例部分所示熟悉度)舞龙(狮)67.6%、皮影戏65.01%、沪剧54.61%,最不熟悉的三项依次是(如下图红色图例部分所示不熟悉度)打莲湘60.06%、顾绣52.3%、徐行草编及青浦田山歌50.07%。不难看出学生们熟悉度最高的三项非遗项目不仅在上海、在全国甚至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力,它们成为外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学生对这些项目熟悉,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另一重要方面则是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其他多种途径认识它们,包括教材、影视剧、课外读物等。由此可见,非遗传承需要社会多方面、多角度协同推进,它不是某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最不熟悉的三项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只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人所知。这类小众性项目,需要未来向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在做好项目建设的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熟悉它们,使它们不再小众,同“国粹”一样成为域外者也熟知的中国优秀文化代表,进一步丰富“国粹”宝库,让更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非遗传承的关键:法理支撑,制度建设

        研究报告提出,非遗传承与保护有着众多的现实意义。首先,传统文化服务于立德树人目标具有一致性;其次,全球化进程中弘扬母文化尤其是海派文化,具有紧迫性;再次,民族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最后,文教结合具有提升学生文化鉴赏力的可行性。“这种精益求精、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不但凝练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和内在文化基因。非遗蕴含的工匠精神,正是今天‘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文化的生长点,锤炼为文化软实力,促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课题组还系统梳理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法理支撑。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召开的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对非遗在中小学的传承提出具体要求。在上海文化、教育事业紧密合作、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2013年12月出台《上海市文教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下文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以培养和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提升各级各类在校学生文化素养为核心,积极推动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工作之一是依托教育资源开展文物保护,促进文明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和传播,发挥高校优势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积极培养文物保护领域的优秀人才。”为了完成这一工作,秉着“创新思路,打破围墙,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思路,在具体措施上更注重整体设计和系统思考,强调了非遗传承与保护各方资源的密切协同与深度合作。2015年12月,上海出台新一轮《上海市文教结合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计划,上海市将继续推进非遗的传承平台,更注重各方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平台,依托高校资源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源,建设市级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传承基地,引领区县和学校形成‘一区一特、一校一品’的‘非遗’传承格局。”为了配合落实该计划,2016年的相关工作以中华优秀文化传习基地为抓手,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上海非遗学子展馆行”等活动,同时编写上海“非遗”青少年读本,启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依托高校资源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综合素养。

        目前学校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机制主要以教学和参观场馆等方式展开,有很多学校开展时间非常早,青浦区的颜安小学开展的“弹评”课程可以追溯到1987年;上海第一个评弹特色小组诞生于1990年的长宁区姚连生中学。但是,上海目前只有16%的学校开展了非遗项目的传承教学,在整体数量上并不能说明上海市中小学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已普及。同时,即使是开展非遗传承的学校,受限于各种因素,只能开展几项非遗内容,导致学生们对非遗的认识太浅,只知道学校的项目是非遗,而面对数百项非遗项目,他们知之甚少,无法全面地了解非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丰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目的出发,以公约的形式引导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我国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全方位的保护,上海立足本市实际,也出台了相关法规、文件,它们为上海中小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然而,作为一项漫长而持续的事业,如何有效落实并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何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将传承与保护内化为成熟而又自觉的行动等等,这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作为具有“海纳百川”精神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力度,因为,这不仅是传承上海的历史文脉,更为了挖掘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使多样化且具有活力的文化参与创造一个更多姿多彩的世界。

(供稿:上海师大非遗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