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不是玩笑!申城“斜杠体育老师”养成记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0-11浏览次数:153

来源:青春上海 2021年10月11日

标题:“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不是玩笑!申城“斜杠体育老师”养成记

记者:刘昕璐


“大家排队站好,跟我一起先做准备运动……”周五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的体育馆内,16名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照例跟着老师做起运动。这并非一节普通的大学体育课,而是专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的一道“加餐”,细致到理论、实践和专项技能的考核一样也不少。在全部完成考核后,这些学生将获得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证书,未来,真的可以在教师岗位上胜任小学体育的教学。

这一悄然实践的“斜杠体育老师”人才培养模式,将有效缓解“双减”政策后每天有课的体育老师师资紧缺问题,也让“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在足够科学的架构下得以成真并有效实践。

让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体育素养感拉满!

“早操活动是中小学一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中小学积极开展早操活动,能有效锻炼青少年身体,提高身心素质。我们要呈现出内容丰富而形式多变的内容。因此,除了基本操外,集体舞蹈、体能游戏活动,放松整理等环节,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体育馆内,授课老师肖婷婷一边讲述课程的重要性,一边施以准备运动的口令,开启了《早操创编与基本体操》课程的教学。

肖婷婷面对的16名学生,并非体育专业出身,他们都来自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教育”是作为他们的微专业给自己叠加的又一份专业技能,从而在成为一个靠谱的“斜杠体育教师”路上踏出坚实步伐。

上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方向的顾君怡,本来一直觉得未来自己会成为一名数学老师或是自然科学老师。但是,三年来的微专业叠加学习,让她有了更多憧憬的梦想。

顾君怡直言,自己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加上从小学到大学就都是担任班中的体育委员或者文体委员一职,特别是小学是足球试点基地,初中又以武术教学见长,这对于她的体育兴趣有非常大的培养。当听闻有“微专业”试点时,她就毫不犹豫报名了。

“有一种体育素养感被拉满的感觉!”回首最初的这个决定,顾君怡现在看来觉得无比正确不后悔,“没想到还非常契合现在的政策。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班主任、 任课老师都带来更高的要求,有了新专业的加持,这也将有助于提升我个人竞争力。”

顾君怡说,没有修读“微专业”前,作为小学专业出身的老师,可能只会关注到学生走跑跳投,如今通过学习,也更了解运动损伤或者体育保健知识,当学生这方面意识不足时,作为老师就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甚至直接在操场上成为一名“斜杠体育老师”,亲身将“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变为现实。

“我还是很期待成为这样‘兼而有之’的一名未来老师,马上我也要准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了,如果真的有能力,我可能会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多准备这样技能,既教得了数学,也带得了体育课。”顾君怡憧憬起自己未来的模样。

00后的金俊捷则是小学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学生,“已经离最终目标很接近了,这学期之后,下学期还有一门课程,就把微专业修完了。”作为未来的语文老师,金俊捷认为,自己学会怎么带动、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懂得健康和保健,这对今后胜任“兼职体育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他而言,同样充盈着喜悦。

通过3年标准学制,培养可胜任的“兼职体育老师”

金俊捷还盘点了他因为“微专业”而学习的篮球、足球、排球、跆拳道、武术课等课程。特别是排球,过去,这一球类运动他从没接触过,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加努力,最后他还是顺利完成了考核。看着课程表上一门门课的结课,“斜杠体育老师”“兼职体育老师”的画像正越发清晰。

在上海,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体育教育最为主力的“供给侧”,学校率先在小学教育方向开出微专业,让非体育的师范生修读,并由体育学院担纲体育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3年标准学制,以胜任“兼职体育老师”,正是学校试水体育微专业时确定的目标。

“让非体育专业的‘准教师’也有能力上体育课!”上师大体育教育(小学教育方向)微专业负责人时维金感到“目前看还是颇具前瞻性和时效性”。他介绍,修习学子在主修专业的有效年限内修完这项微专业,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480学时,总学分要求达30分。

按课程体系,在第一阶段“兴趣”模块,学生必读《大学体育》,在两学年修满4门公共体育课,现已开出《跆拳道》《篮球》《排球》《足球》《武术》5门课程。

第二阶段“乐趣”模块,主要培养小学教育系学生具备组织课外或课余体育活动课,学会小学生常见的体育运动伤害预防和紧急处理,习得小学校内体育赛事的裁判、组织等能力,相关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体育教学概论》《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早操创编与基本体操》。

第三阶段“志趣”模块,若干学生在之前两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完成6门体育教育专修课程《田径裁判、组织与教学》《运动训练学》《体能游戏》《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与少儿运动生理学》《少儿体适能测量与评价》学习。

时维金说,目前,微专业已覆盖上海师大教育学院的2019级、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两个年级各160人。经过考核和个人意愿,最终2019级的16名学生已经最先“进阶”,将在修读完所有三个阶段后获得微专业证书。

“现在看来,正渐入佳境,2020级学生进入‘乐趣’阶段的学生有48人,趋势是越来越好了。”时维金笑着说。

现实教学师资缺口大,呼唤更多探索

当下,根据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制度安排,今秋学期开始,小学阶段学校每天都要开设1节体育课。加之“双减”政策落地,校内课后服务时段也创造出大量空间,从多方面保障每天校内、校外体育活动各1小时。体育老师们课时量瞬间排到前三,教学量仅次于语文、数学老师。师资紧缺,难点痛点亦显露出来。

复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琪坦言,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就落实课后管理和看护服务活动,新学期课后服务实行“5+2”模式后,学校面临了新的挑战。为此,新学期,学校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开发家长和社区资源、购买社会服务资源这三项举措。

市教委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王立新透露,经过多区专项调研,以教育大区浦东为例,目前专职体育教师的缺口就近500人。“仅依靠上海师大、华东师大及上海体院的体育师资培养,很难满足如此大的需求。因此,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可通过增开体育师范类基础课程,如队列队形、广播操等韵律活动、体育游戏等,先解决非专职的体育教学人才之缺。”

与此同时,去年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已明文鼓励有一定专长或基础的学科教师“一岗多能”,通过培训来承担部分体育带训及赛事活动组织等工作,对体育师资队伍形成有益补充。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处长陈华看来,“让非体育专业的‘准教师’也有能力上体育课”,这一项目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在目前形势下更具有实用性。“体育对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体育教育微专业的建设就是很好的探索。”她表示,市教委将继续整合教育和体育方面的力量持续推进该项目,并希望项目在专家团队建设、成效评估、模式推广、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

闵行区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员冯敏期待,针对小学体艺男教师明显不足的现状,希望师范类男生多多修习体育教育微专业,并将这一特色微专业拓展至小学教育以外的其他系别。

对此,上师大方面回应,在校内教学师资和场地允许的前提下,的确将考虑扩充规模,最终希望覆盖所有师范专业的学生,让他们有机会来修习体育教育微专业,并进一步强化跨学科协同育人功能,培养出“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小学学科教师和具备一定教学管理能力的专业体育教师,努力探索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链接地址:青年调查|“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不是玩笑!申城“斜杠体育老师”养成记 (wh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