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状元张謇的城市实验与沪通往事(上)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3-11-11浏览次数:10

来源:澎湃新闻 2023年11月11日

标题:状元张謇的城市实验与沪通往事(上)

记者:郝汉


南通、上海一衣带水,江海相通,自古便有深厚的渊源。

近代以来,南通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倾注心血,将家乡打造成了一座享誉中外的模范城市,这或许是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城市的典范。彼时的南通,公园、博物馆、戏剧社一应俱全,电灯、电话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有四通八达的公路与连通上海的航运,东南西北中五公园和唐闸公园是中国城市美化的先驱。在闸北码头、工厂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有“小上海”之称。

随着沪苏通高铁开通,南通有望成为上海市民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2023年,澎湃新闻与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打造“南通好玩:寻迹‘中国近代第一城’”文旅传播计划,解读沪、通双城文化渊源,讲好“南通好玩”文旅故事,带领上海及环沪地区游客体验南通旅游。

本期节目邀请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国家金牌导游张建,通过沪通对话,增进双城亲近感,在沪传递“南通好玩”城市新名片。

——本期嘉宾

杜嘉乐,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建,国家金牌导游,国家导游技术技能大师


——本期主持

郝汉,澎湃新闻记者

——收听时间线

08:45 通州城,是第一座中国人自主规划经营的模范城市

15:18 中、西文化如何交融于南通博物苑

18:01 百年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南通的N座“公园”

23:34 社会学家费孝通、画家赵无极都在南通上过学

29:38 乡绅“张南通”之南通,象征着一种社会自治的城市精神

32:42 重温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南通城内有哪些精品CityWalk路线

42:51 “沪”“通”往事——上海与南通的对话与协同发展

48:58 “南通好玩”新兴文旅体验+南通秋冬康养攻略推荐:羊肉、鱼鲜、主题乐园

——内容摘选

南通的“Xian”:鲜活、仙寿、敢为人先

如此城市:今天的主题是南通好玩:寻迹“中国近代第一城”。不管是100年前还是今天,南通的城市发展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到南通,很多人的印象是实业雄厚,以上海为背景的都市电视剧里出现的企业家角色,大多都是南通人。当向不了解这座城市的人介绍南通时,你们会从哪方面着手?各自心中的南通关键词是什么?

杜嘉乐: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南通,就是有灵气。我的启发来源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永玉先生,他曾经评价道,南通比起北方某些城市显得更秀气,比起南方的一些城市又显得更大气。我觉得这个评价对于南通这座人文城市来说是比较到位的。

苏智良:我到南通不过十来次,我感觉南通这座城市人杰地灵,它是一个缩小版的上海,跟上海的城市精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张建:我最初知道南通,是因为一副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而从旅游的角度来看,南通文旅部门似乎喜欢用“江海”这个词做宣传,比如“江海明珠”“江海画廊”“追江赶海到南通”。但是南通的优秀不仅在于其先天的区位优势,用江海元素来概括南通还差点意思。要精准概括南通的特色,我认为得用一个“Xian”,不仅是说南通是江苏长江北岸城市群里率先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也是鲜活的鲜,仙寿的仙、敢为人先的先,甚至连这里的太阳都比其他地方要先出来一会儿。

如此城市:南通被称作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有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因为这“七个第一”,南通市被两院院士吴良镛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请杜老师给我们着重介绍下这些“第一”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杜嘉乐:1840年以后,中国历史迈入近代阶段。在近代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强国之路,张謇也是其中之一。他一生都怀着强国报国的梦想,并与南通这座城市密不可分。

钟楼旧影 图源:记忆南通


张謇当年在古代衙署谯楼前建造了一座钟楼,位于南大街。在钟楼上,他题写了一副对联,叫“畴昔是州今是县,江淮之委海之端”。南通在民国之后由通州改为南通县。这幅对联表面上表明了南通行政区划的变化,以及南通的地理位置,实际上是张謇想告诉世人,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他意气风发,以他的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作为支撑,以家乡南通为实验地来实现他实业报国的梦想,在南通创造出了诸多的中国“第一”。

为什么说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在经营南通的时候,在教育、城市建设、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开风气之先,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在城市规划方面,张謇有意识地把唐闸镇规划为工业城镇,把天生港作为交通运输港口,把狼山规划为旅游度假区,把老城区规划为政治文化中心。这样的规划格局和英国霍华德先生提出的花园城市理念异曲同工,但是张謇的实践比这一理念提出的时间早。

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吴良镛院士早年在编撰大百科全书规划卷的时候,就关注到了张謇在南通建城时的思想理念,经过实际考察之后,他称道:南通是由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的理念自主规划经营的一座现代化城市,这使得南通建设堪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张謇的城市实验: 打造“中国近代第一城”

如此城市:将南通称为近代第一城,并不是因为南通是近代城市中最发达、地位最高的一个城市,而是因为当时张謇在南通实行了最先锋、最成熟、理念最完备的城市实验。 

杜嘉乐:张謇关于文明城市形态的规划理念,不仅在国内领先,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超前。他没有囿于传统知识分子的盲目排外,而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的技术文明完美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他以家乡南通为试验地,将其打造成全国模范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最后影响了大半个中国。当年上海各类知名媒体,也都称南通是一个理想化的、文明程度非常高的城市。

苏智良:在历史学方面,对近代南通的总结也有诸多成果。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已故教授章开沅,生前多次带着弟子来到南通做研究。实际上,中国很多城市的近代化起步很早,例如上海,但这些城市是由外国人来进行改造和设计的。

张謇 (1853-1926)


张謇原本是在晚清成长起来的传统文人,经历了读书、考科举。但随着西方新思想进入中国,张謇逐渐成为一个改良主义思想家。对南通来说,他不仅是一个总规划师,他还可以通过实业把蓝图变成现实。所以今天的南通中心城市依旧是按照张謇的设计来规划。

杜嘉乐:张謇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遗产,有精神方面的,也有物质方面的。南通至今还保留着不少近代建筑,其中有四种建筑被载入中国建筑史和大学教科书,这些建筑都是中国人自主设计的。比如南通博物苑的濠南别业是私人住所的设计典范,通崇海泰总商会是综合商会大楼的设计典范,张謇当年在上海设立的办事处至今还在上海九江路,这些都是为数不多的由中国人自己建造设计的现代化建筑。

张建:张謇的理念十分先进,他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想到把公园纳入其中,除了狼山区域,南通市区内还有五个公园,张謇很明确地提出,公园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南通狼山森林公园 来源:你好南通


杜嘉乐:张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有爱国情怀,还有不囿于传统思维、广泛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的创新精神。他不但有创新精神,还进行创新实践。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就是南通博物苑,南通也号称中国博物馆事业发祥地。张謇在建造南通博物苑时,从选址到规模再到建筑,每一方面都事无巨细。张謇对于博物馆学的贡献,不仅是理论上的,还有对一座城市的影响。他当时就提出,博物馆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第一件展品。当今游客到一座城市,大多会把博物馆的建筑当作城市地标。

如此城市:具体而言,南通博物苑哪些建筑体现了当时中西杂糅的理念?

杜嘉乐:南通博物苑就是中西文化结合的范例,张謇吸收了近代博物馆的理念,比如教育科普,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学校的有益延伸和补充等。同时,张謇认为,博物馆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最能激励人们的爱国之心。所以张謇创新地把中国传统园林和近代博物馆功能结合,建立了南通博物苑。他希望所有的老百姓在这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享受传统园林的休闲乐趣。

南通博物苑 图源:南通博物苑官网


建筑方面,今天仍保存着的张謇故居濠南别业,就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它的外观是英式建筑,内部则运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建于1906年的博物苑南馆,是一座西洋式的二层楼房,当年主要用以陈列文物、标本。如果仔细观察这一建筑,会发现墙面上多出了很多折面,这些折面的目的是解决展厅的采光和通风问题,因为多一个折面就可以多开一扇窗。

南通博物苑南馆 图源:南通博物苑官网


中国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传统中国的公园大多是私家园林,不对公众开放。但是张謇在近代南通大力推广公共设施,包括公共公园,这种“公共”的概念非常了不起。并且,南通的五个公园都围绕不同主题修建,比如东公园是为妇女儿童所修建,南公园是为老年人修建,唐闸公园是产业工人修建。公园这一公共空间,能够陶冶人们的性情。张謇的日记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原本纱厂一带聚集着很多产业工人,下班之后经常发生酗酒斗殴,唐闸公园建好之后,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了。

“沪”“通”的近代交流: 实业与教育

如此城市:我们的往期节目也讨论过公园的选题。近代上海的公园是开埠以后,外国人在租界内建造的,因此对华人并不友好。北京的公园则大多是由帝国遗迹改造而来,体现北平政治意志的贯通。晚清知识分子到西方时看到了西方的近代公园,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极大的震撼。所以他们怀抱着对中国人的文明改造的愿望,去建中国人自己的公园、动物园和博物馆。从上海的角度出发,张謇在对南通进行文明改造的过程中,上海这座城市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

苏智良:其实张謇跟上海的关系非常密切。晚清的时候,他担任过上海吴淞商埠督办。上海吴淞是长江的交汇口,也是江海中心。张謇希望在吴淞实现他的理想,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不太成功。上海是张謇常来常往的地方,他的很多理念可能与上海之行有关。具体到实业上,张謇在上海创建了一个集资机构,因此积聚了很多资本,同时,大生纱厂的产品也销往上海。1866年,上海徐家汇博物院建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博物馆,虽然不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但这应该为张謇之后建立南通博物苑带来了一些启发。近代上海租界出现了许多公园,但在1926年前,租界的公园并不对中国人开放。张謇也从中受到了刺激,期望办中国人自己的公园。在城市规划方面,上海原来只有老城,1845年以后,外滩就变成了北城,南市和北市形成两极,上海的城市设计也对南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如此城市:从教育层面,张謇在南通兴办教育,也在上海进行了一些教育实践。

杜嘉乐:张謇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非常突出,张謇是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者,他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他的整个实业活动当中。比如张謇在景德镇主持民族工业振兴时,先创办了陶业公所。张謇认为,要振兴民族工业,首先要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就要创办学校。所以张謇用他的私人资产在景德镇创办了陶业学堂,也就是今天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

同样,在南通,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近代,很多仁人志士都关注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例如,蔡元培认为教育应该从大学开始办起,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了中华职教社。而张謇选择从基础教育开始抓,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在南通又创办了各类学校,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金字塔型教育体系。1920年,南通教育会邀请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博士到南通考察。杜威博士在更俗剧场观看梅兰芳先生的演出后发表了演讲,他提到,南通的教育体系、教育框架和结构,甚至远远超过美国。他认为南通是世界教育之源泉,有望成为世界教育中心,所以南通“教育之乡”这一美名就蜚声海内外。

张謇(右四)与杜威(右六)等人的合影。来源:中国江苏网


 张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謇提出了一个理念:“国家之强,本于自治。自治之本,在实业教育,而弥缝其不及时,惟赖慈善。”张謇的思想体系中有个重要的主张:“父教育,母实业”,他认为教育报国和实业救国一样重要,两者密不可分,正如一辆车子的两轮。

(感谢SUMG 技术运营中心-融媒运营中心对本次节目录制的支持。实习生刘诗怡、禹睿琪对此文亦有贡献)


链接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9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