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大招聘辅导员引来众多名校博士、海归学子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01-11浏览次数:2224


    来源:文汇报2007年1月11日
    记者:姜澎

    本报讯 昨天,195名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海归”的应届毕业研究生,参加了上海师范大学的招聘考试——他们将竞聘上师大14个辅导员岗位。

    一周前,上师大在学校主页上公布了公开招聘辅导员的信息以后,短时间内就收到了数百份简历,其中符合条件的有240份简历,不乏国内一流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包括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南京师大的近10名博士生和博士后,以及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人大、同济、华东师大、南大等名校的硕士生100多人,还有从德国回来的海归学子。校方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应聘者的专业分布相当广泛,除了思政教育、文学、哲学等社科专业,还有不少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

    德国某高校投资与金融专业硕士王小姐这次利用假期前来应聘。她告诉记者,“到高校担任辅导员也许收入不高,但和学生在一起,可以回到熟悉的校园生活,得到在外企职场上无法获得的快乐和满足。”复旦中文系博士小王则认为,在高校里工作已经成为不少研究生的择业首选,而辅导员是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职业,每天的工作都充满各种可能性。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应聘者还表示,自己的专业背景实际上也可以成为将来开展工作的优势,“现在的辅导员需要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和沟通能力,理工科的严谨思维习惯也许能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帮助。”

    昨天的试题包括性格气质测试、综合能力和思政工作能力测试、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和公文撰写等。此次,上师大专门组织了招聘小组对应聘者的实践经历、在校表现等方面进行甄选,将综合优势较强的应聘人员挑选出来进行笔试和面试。通过两轮的考核者将进入试用期,校方根据试用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判,以最终确定录取者名单。

    上师大副校长陆建非强调,学校此次为新聘辅导员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是为了从基础开始,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都较高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而新聘辅导员到岗后,学校还将为他们提供多种深造和进修的途径,确保他们能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专业学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