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吴洁宇 记者 钱滢瓅
本报讯 一个月前,上海市首届大学生模拟炒股大赛鸣锣“开盘”,本市17所高校的3000余名大学生“股民”人手携20万元虚拟资金“入市”,引来各方关注。随着昨天下午3时股市收盘,为期30天的模拟炒股大赛落幕。
记者昨天从主办本次比赛的上海财经大学股票研习社获悉,“股状元”头衔由一位上海师范大学的本科生摘得,其当月收益率达101%。位列前五名的炒股高手还有来自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太平洋金融学院的学生。
积累经验 学习动力
“我唯一的证券知识是爸爸买基金时候‘传授’的。所以比赛前两天,我特地捧回了一大堆证券报‘临时抱佛脚’,现在想起来还真好笑。”上海财大保险专业的大一学生刘敏婕,是个啥事都爱闯一闯的活泼女孩。比赛中,她与一位大四学长组成“联合战队”,最终凭借70%的收益率拿了第五,夺得了“股进士”的称号。“我的心得就是要‘放长线钓大鱼’,看准了就好。比如我很久不去在意那只6001××,前天晚上一看:噌噌噌,连着好几个涨停板!”
她笑着说,越靠近股票,越发现自己是个“股盲”。“‘模拟炒股’能够使我们大学生,尤其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没有资金风险的情况之下积累经验;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学习动力。因为,身处‘股市’,你才会发现有着那么多的知识需要钻研。”
学业第一 炒股其次
据统计,此次覆盖全市17所高校的“模拟炒股大赛”总共吸引了5000余人报名,实际参加的人数逾3000人。金融、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参赛队伍里当仁不让的“主力军”,但也不乏其他专业对股票颇感兴趣的同学。牛市为大赛集聚了人气,也让绝大部分学生股民尝到了“盈利”的甜头。
开赛以来,学生股民们面对最多的质疑便是:忙着炒股比赛、看K线图,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还能安心读书吗?比赛发起人之一、财大股研社的“财务官”岳翔宇告诉记者,大多数参赛者采取了电脑委托交易的形式。
他和“股友”们大多每天抽出1小时,先了解大盘和所持股票的走势,再互相讨论一番。小组讨论结束后,大家也就分头行动去了。“为看盘缺课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股票的魅力可没大到让我们忘记自己的学业呢。”岳翔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