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13日第七版
标题:打破传统学科界限 构筑优势学科群——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学科群建设探究
(邱澄/文)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都是由不同学科参与共同解决的。科学构建学科群正成为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学科群应运而生。它紧贴着城市发展的脉搏,蓬勃发育。
世博会中国馆展示方案、世博会上海历史画卷主题策划、非洲展馆预案、世博会高峰论坛设计……这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方案,都是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老师们联合完成的。尽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国内外发展不平衡、研究内容学科跨度大、缺少专门研究学者……但这些不利因素并未影响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反而带来了新的契机。充沛的人才储备、足够的财政支持、合适的学科教材、宽广的学术平台,让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的路越走越宽。
传统学科注入新活力
所谓“学科群”,是指根据学科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若干个关系密切、互动性强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结构的学科集合。从本质上讲,学科群是相关知识的集合,是相关知识体系。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学科群是相关知识的整合编码。
就上海师范大学四大学科群的建设,校长李进从学校的定位出发,提出“地方高校必须立地顶天,师范院校必须守正出新”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要立足本地发展和服务,把握国内外改革和发展脉搏;坚守师范专业,发展新兴学科。
学科群课程体系不同于一般的课程综合化与课程整合,也不是简单设置跨学科课程,而是建立在整体知识观下的教学体系的有机整合。学科群内必须有1—2个主干学科作为带头学科,以发挥其凝聚和辐射作用,实现学科发展的整合力、凝聚力、协同力和互动力的强化,进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学科群内的支撑学科对带头学科起到明确而充分的支撑作用,相关学科与带头学科、支撑学科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
都市文化学科群,以文史为基础,以法律、伦理、哲学、艺术等学科为经纬,并参考其他学科理论如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和口述史等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从历史学的视角并借用社会学的理论完善、推进史学研究。
学科群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传统学科的现代化,从而有利于高校学科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目前,许多大学的学科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而且在学科建设中还盲目追求学科数量,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而通过学科融合,利用共用的工具平台和学科之间的广泛的关联性,不仅可以催生新学科,而且会影响和改造传统学科,使传统学科重新焕发活力。
在上海师范大学的都市文化学科群的建设的总体框架下,一些传统学科找到了新的生长点——美学和文艺学以都市文化和审美现象为对象,逐步发展出都市文化理论研究新方向;古代文学以中国城市文化和文学为对象,逐渐形成古代城市文化和近代上海都市文化研究新方向等,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了传统学科研究领域的革新与发展,给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都市文化研究与哲学、历史、艺术、教育等学科的融合,为这些“老”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见,学科群内部各学科之间重组和整合,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科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学科门类划分过细,既浪费了珍贵的学科建设资源,也不利于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科分隔壁垒的消融,学科科学重组的融合,成为学科群成长的一种新途径。
人才培养开辟新天地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许多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才得以解决的。如土木工程,已不完全是以往意义上的学科内涵,更多地融入了信息、新材料和力学以及社会科学等新内容、新知识;医学和生命科学,作为21世纪最有生命力的学科,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还要能够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掌握信息的提取、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人际交往知识。
学科融合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学科间的关联性和对复杂问题的共同揭示是学科融合的内在动力,而共同的研究工具与信息技术则是当今学科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知识面狭窄单一,学问再深,也成不了大器。为此,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从创立之初便努力突破传统学科的发展框框,推行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学科群机制,实现人文社科的多向发展和社会价值,在理论上契合中文传统学科发展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复合型人才。
学科群的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群内不同学术思想的相互交融,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以及各种理论在不同学科间引用都会撞击出创新的火花,这不仅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环境,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为新观点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空间。二是学科群的建设打破了学科间的阻隔,由此产生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只做文本研究,理论脱离实际,不仅使学术研究越来越“圈子化”、“私语化”,也产生了一些现实问题,如学生就业困难、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等。上海师大通过相应调整研究方向、更新学术手段,实现传统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学科发展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在冲击与挑战中找到了新的出路。
“在对都市文化的研究中,我们必须强调对于中国都市文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校长李进着重指出,在传承历史文明的同时,都市文化研究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也同样值得重视。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有当代都市文化研究、国际都市文化比较研究、都市文化史研究三个方向。在加强都市理论研究的同时,更注重对于文化实践的关注;在注重国际都市文化的比较中,更注重对于国际都市发展的关注;在注重都市文化历史的梳理中,也注意对都市周边城市的关注。
城市发展增添新谋划
“研究都市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为城市的发展出谋划策。”校长李进表示,大力推动都市文化研究,不仅能加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对提升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建设有直接意义。
作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还主动积极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出谋划策。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被聘为市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其2008年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定位问题研究》结题获得优秀;参与中宣部、市委宣传部调研课题撰写的有关咨询报告多次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自2004年中心参与了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建设发展纲要(2004-2010)》后,中心积极参与政府课题与社会研究。上海市文明办项目“上海城市文明指数体系框架结构”、世博会项目“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示概念框架内容深化研究”;“世博会联合展馆•非洲馆”““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城市文明博物馆展馆”,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上海市发改委项目“上海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宣部项目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与问题” “推进文化建设与提升国家形象”;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人文历史地图集”;上海市法学会项目““都市法治文化与市民法律素质研究”上海市法制办项目“关于在本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上海市妇联项目“上海市高校女知识分子地位研究报告”;上海市委办项目““大众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等项目和课题,都为上海的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前瞻的思考和全新的路径。
除了完成世博会相关课题研究以外,中心还完成了上海市民的法律素质调查和法治文化的研究等项目。目前,中心正致力于完善历代江南文化研究数据库、上海城市人文历史数据库,并对海派京剧和近代上海的公共卫生制度进行深入研究,而中心已完成的移民史、女性史等,也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学科群建设的四点心得
一是要有开放的学术团队。
学科群对外交换信息的载体是学术团队,而学术团队本身存在着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学科群的建设发展。
学术团队的开放度是影响学科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物质技术基础相同的情况下,学术团队的开放度比较小,团队内吸纳新的信息的潜力就比较小,导致团队掌握技术能力或学习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学科群的竞争力。
上海师大在国内高校首创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并已成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既有孙逊、杨剑龙、苏智良、陈卫平、朱易安等著名教授,更云集了一批中青年学者。
“年轻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上海师大的一大特色。”在校长李进眼中,充沛的人才储备是学科群建设的有利保障。在学校的支持下,由5位40岁以下青年学术骨干组成了都市文化“学术创新团队”,学校给予30万元的科研经费,将在“都市文化原理”、“近代传媒与都市变迁”、“西方城市史与城市理论”等方面推出一批有原创性或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对都市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开放式的国家级研究平台,还吸引了校内外专家的加盟,文学界、教育界、历史学界的王安忆、陈思和、许纪霖、熊月之等知名专家学者担当特聘研究员。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视角研究都市文化,激活传统学科。
为保证科研的可持续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非常注重科研后续力量的培养。2007年,该中心建立了国内首个“都市文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研究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着眼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社会的研究,有的博士生将文学和城市的关系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题目,申请到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有的硕士生出版了有关江南区域文化的研究著作,还有硕士生还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城市文化科研项目。
二是要有充分的投资基础。
当然,要想构筑优势学科群,仅有人才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扩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并留住人才,以充足的人才与智力支撑学科融合的发生与发展。同时,高校还应以学科群的发展为主导,建立各种科学研究机构或基地,搞好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在市教委和上海师范大学相当量的资金投入下,在上海师大新建的文苑楼辟出44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和资料室,80平方米的视频会议室和80平方米的接待室。除开日常研究员有自己专用的办公室外,还为海内外交流学者准备了设施一流的驻所研究室。同时,也配齐了建立网站和视频会议室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利用自己的设备,开通了两个网站,那就是2003年年底,建起的“都市文化研究网”,下分“首页”、“文章博览”、“都市图像”、“学人文集”、“都市论坛”等五个类别。而在2004年,又利用本研究院的设备优势,和人文学院联合建立了第二个网站“人文城市”,下分“首页”、“文学茶馆”、“天堂影院”、“传媒驿站”、“国学书院”五个类别。前一网站的资料性和学术性的定位,与后一网站的先锋性和流行性的定位,使两个网站起到了良好的互补效果。中心不定期地采购有关都市文化的书籍,尤其购买了不少外文书籍,对于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参考资料。
三是要有优质的教材作依托。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而高质量的教材恰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托。
由于都市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前沿性,国内既缺乏这方面的通论性的教材,教材编著的任务就落在了都市文化研究的教授们身上。
“国外的教材、国外的理论,确实对国内的研究、对学科的建设有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城市不同,文化不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研究中心的孙逊教授表示,不能简单地把西方的城市文化作为我们中国的现代都市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而是要努力从古代城市文化中找到一条走向现代城市文化的通道。
他认为,“现代在与古代断裂中移植了西方的城市文明,并不符合历史的事实。从这一点上说,研究西方的都市文化的现成方法,我们难以照搬。要编教材,也只有在总结自身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才有可能。”
基于这一想法,研究中心开始了都市文化理论的翻译与普及工作。中心组织撰写《都市文化原理》,并编译“都市文化研究译丛”和“城市与社会译丛”,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编辑《西方城市文化读本》、《中国城市文化读本》,分别对国内外的都市文化研究文献与理论进行梳理。
编辑出版《都市文化研究》学术刊物。2005年始编辑出版《都市文化研究》学术刊物,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每期约40万字,每年两期,目前已出版了《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都市、帝国与先知》、《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全球化进程中的上海与东京》、《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5期。
此外,特聘研究员熊月之还主持编写了25卷本《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
四是要有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发展出现的过于细分的倾向,使学术成果愈来愈变得难以与圈外人士分享了。但对于都市文化研究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都市文化研究与现实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研究的展开、结论的交流,并不局限于所谓的“圈内”。迄今为止,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把交流放在三个层面推开——
第一个平台是上海市,它以上海师范大学为基地,涵盖上海市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化单位,基本汇聚了上海主要的研究力量。
第二个平台是国内平台,它立足上海,主要选择上海、北京、香港、台北四座有代表性的都市,整合两岸四地的研究力量。
第三个平台是国际平台,首先是东亚地区的东京、首尔和新加坡,然后是欧美地区的纽约、巴黎和伦敦等,这方面已与美国纽约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神奈川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此外,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还派员出境作学术交流。2005年10月26至12月底,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赴美国纽约大学访问,作都市文化考察与研究;2005年10月9日2006年3月底,陈恒教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作都市文化考察与研究。2005年5月17日至20日,杨剑龙主任赴韩国首尔大学首尔学研究所,参加“亚洲城市规划与城市结构比较国际研讨会”,在会上作了《上海城市规划和结构回溯与展望》的报告。2005年、2006年、2007年研究中心都接待了纽约大学暑期上海课程研究班,并派研究员为研究班授课。
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科群建设正在兴起,它必将给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关链接】:
教师教育学科群
教育学学科是上海师大传统特色学科,有多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育高地,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等二级学科已经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
资源与环境学科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上海师大特色学科,拥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863”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化学污染治理和源头控制、环境生物指示与生态修复以及环境监测与城市灾害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环境工程专业又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专业,符合上海乃至国家发展战略。
数学物理与计算科学学科群
数学物理与计算科学是上海师大强势学科,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E研究院和上海市教委重点实验室,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学科已经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理论物理研究获得重要结果,计算机应用学科具有特色。
【他山之石】
横向宽广的课程设置
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学科组织结构落后引发的学科建设水平低、缺少发展动力、办学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大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学科交叉和学科集成相关的组织结构创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及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许多大学已将课程设置改纵向深入型为横向宽广型,尤其注重学科间渗透,学科群的发展已深入到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之中。
在日本,一些大学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科间的融合,促进创新型学科领域的发展,特别建设综合研究大楼,把有学科交叉和融合趋向的不同研究生放到一起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为学科的交流和内在的融合提供平台。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不同学科的教师,尽管研究领域和方向差别较大,但在学生的培养、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等诸多方面却强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样,为研究生开设的一些课程通常覆盖多个学科的内容,由不同专业的若干教师共同完成教学。通过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
瑞士苏黎世大学通过开展学科间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的教学模式和科研项目,推倒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打破学科间的隔绝状态,建立起不同学科的相互依存关系。在苏黎世大学所有的学院与研究所中,并没有很严格的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例如,在社会伦理研究所,研究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伦理学,而且延伸至医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环境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领域,创建了饮食伦理学、政治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等新学科。数学科学学院除了关注数学科学研究以外,还涉足于大范围的研究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苏黎世大学通过学院与研究所的研究和教学领域的充分拓展,建立了学院与研究所内部的跨学科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