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对号入座为家乡场馆刻章,上海师大学生创作特殊礼物——三十六方篆体印“刻”出热爱世博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7-12浏览次数:2349


来源:新民晚报 2010年7月12日
标题:对号入座为家乡场馆刻章,上海师大学生创作特殊礼物——三十六方篆体印“刻”出热爱世博情
记者:钱滢瓅


选好家乡场馆,一刀一刀细心篆刻




潮涌海西,魅力福建 ——福建馆




窗口,广东神话 ——广东馆





永远的新天地 ——上海馆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新疆馆

         从今天起,上海师范大学13大类、8001名世博志愿者全面上岗,奔赴世博园区和8个中心城区的300多个城市站点,其中园区志愿者提供两个批次、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这是本市各高校当中,志愿人数最多、服务时间最长、服务领域最广的一支世博志愿者队伍,他们将在世博园面临两个“最”——天气最炎热、任务最艰巨。

        上海师大法政学院大三学生黄燕婷是世博志愿者,也是学校明星社团秋石印社的负责人。在出征世博前,她和社员们创作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献给世博会——世博“印像”卷轴。

        卷轴上36方鲜红的印章,用古朴的篆体,向人们诉说着世博会中国各地方馆的主题。圆圆的广东馆印章,创意来自铜币,内方外圆,中间的方形代表广东馆主题“窗口——广东神话”中“窗口”,非常形象。新疆馆的印章,主题是“新疆是个好地方”,创作者王辰同学讨教班上的新疆同学后,篆刻了一方双语印章。

        黄燕婷说,从去年年底,社团就有了为世博创作的念头。“原本我们关注的是各个国家馆,发现国家馆的主题大多偏白话又比较长,不适合创作。我们发现,中国各省市馆的主题倒是颇为凝练。”黄燕婷告诉记者。随后,秋石印社的10余名学生就世博“印像”系列印章投入创作。

        在分配任务时,同学们“对号入座”,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分别担纲家乡场馆的印章创作。黄燕婷是福建籍学生,自小在福建长大的她,读大学时才来到上海,福建馆的印章就由她来操刀。印章上刻的是八个篆体“潮涌海西,魅力福建”,这是福建馆的主题。

      “我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创作了,前期先查资料、设计字体,真正刻的时候大概花了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黄燕婷从大一开始就加入秋石印社学习篆刻,此次刻世博“印像”,她采用的是黄士陵一派的刻法,线条光洁又不失古朴。“除了做志愿者之外,还能用传统艺术表达对世博会的庆贺,我感到很荣幸。”黄燕婷。

        社团里,上海同学居多,上海馆又该分给谁来创作呢?篆刻上海馆印章的姚天来同学说,自己是在9个同学中,非常幸运地抽签抽到的。“作为一个上海人来创作上海馆印章,很有亲切感,我把自己对上海的感觉都刻了进去。”姚天来说,上海馆主题“永远的新天地”六个字,他采用的是将军印的风格,讲求“以锤凿成文,其文简而有神,不加修饰,意到而笔不到”,“我在篆刻时还加了点灵动感,反映大学生的朝气,让古典与现代相结合。”

        战高温“防暑降温七件宝”傍身


         面对繁重的志愿任务,面对炎热的气候条件,上海师大建立起“健康保障、安全保障、住宿保障、餐饮保障、交通保障”的立体结构以保障整体志愿者工作有序进行。上海师范大学世博志愿者工作站站长戴冰告诉记者,在健康保障中,学校为志愿者进行“健康普查”,同时强化志愿者心理调适,并提供“防暑降温七件宝”——防晒霜、润喉片、藿香正气液、清凉油、醒脑鼻吸、小毛巾、人丹;在餐饮保障中,学校力求膳食合理,确保志愿者每日补充充足的营养。

       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的住宿环境,上海师大宿管中心还建立了全面的服务保障机制,如24小时供水供电、在宿舍楼值班室设置饮水点、安排24小时楼内值班、在宿舍提供洗衣机、烘干机、电吹风、手电筒、电风扇等家电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