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师大谢晋影视学院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科研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6-04浏览次数:1954


来源:新民晚报 2012年6月1日 A9版
标题:上海师大谢晋影视学院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科研—— 90后大学生“集体传承”本土历史文化
记者:王蔚
转载:人民网

        6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一周年。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正在加紧排练,准备在2日晚上为市民献上一台从老一辈非遗传人那里学来的精美民俗表演节目。
  
        网上招募传人

  为配合“非遗法”实施一周年的宣传活动,一个高水准的“从民俗表演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上师大举行。正在筹备会议的谢晋影视学院院长赵炳翔颇为忧心地说,据调查,上海有100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绝大多数都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比如,崇明县的扁担戏被第一批列入了上海非遗名录,当地两位年过半百的传人本想再往下传,但孩子们宁愿开出租车也不肯学。本市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非遗项目——上海港码头号子。“记录着当年上海码头万商云集、繁忙壮观场面的劳动号子,现在也后继乏人。只有一群花甲和古稀老人在小范围聚会时才能找到演唱知音,老人们只得到网上发帖招募愿意学唱的后人。”赵炳翔说。

  收藏根植于心

  虽然有了国家法律的“硬保护”,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难度或许要大很多。松江区日前对一万多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中国文化遗产日是哪天、文化遗产包括哪些、上海有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新浜花篮马灯舞原名是什么、叶榭软糕始于哪一年等,能答出的学生少之又少。方塔园制作了一块“庆祝松江建县1260年”的展板,不料来看的个别家长竟当着孩子的面责问园方:“解放才多少年啊,怎么会有1260年的历史呢?”

  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谢晋影视学院副院长翁敏华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它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另一个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非遗的传承,不是收藏在某个馆里就可以了,它必须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印记在心田里,必须靠口口相传才能得以世代保存。”

  学生集体传承

  翁敏华表示,大学应当承担起抢救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并把这项任务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之中。于是,谢晋影视学院想到了组织在校90后大学生大面积“集体传承”。老师们把大学生带到浦东三林古镇,感受舞龙艺术的奇幻魅力,还把会吟唱码头号子的老工人请进校园当指导。不到一年时间,如今在上师大校园,已有越来越多大学生会灵巧地制作三林刺绣、会用本地方言演唱锣鼓书、会模仿各色的弄堂叫卖……“如果能从中发现若干个特别有兴趣的年轻人,便可以将他们重点培养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了。”翁敏华说。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2-06/01/content_9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