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年8月20日 9版 专题 整版报道
标题:留下青春足迹 谱写爱的歌曲——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纪行
记者:荀澄敏

团队成员正在与延安川口中学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团队带队老师与延安东关小学学生代表合影

团队成员在延安东关小学老师介绍下参观学校兰亭馆

团队成员正在给延安东关小学学生授课
从上海到延安,直线距离1300多公里;从城市到革命老区,“90后”大学生们踏上了一次传递爱心的社会实践之旅……整整30多个小时辗转火车,这段曲折而冗长的路程,对于上海师大“90后”的大学生们都是“人生头一遭”,他们拖着沉沉的书籍、拎着很重的物资,在堪比“春运”的火车车厢里,每一张有些疲惫的脸上似乎都写着“期待”。延安社会实践团队长、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沈菁婕说:“我们都想把青春的足迹走得远些更远些,通过在革命老区开设爱心学校的模式,把我们和大山里的孩子联系得更紧密些。”
“爱心学校”在革命老区“落户”
“同学们,我们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你们知道上海吗?”
“知道啊!那里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大厦?”
“是啊。去过上海吗?”
“没有。呵呵……”
“最远去过哪里呀?”
“延安城里哟!”
在川口中学与初中学生初次交流过程中,上海师大的大学生们沉默了很久。这所距离延安城区仅十多公里的公办乡村寄宿制学校,很多孩子都没有走出过家乡。面对这些来自上海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川口中学的学生们显得又腼腆又兴奋,他们总是围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周围,有时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他们欲言又止的眼神里写满了好奇。
这样面对面的交谈,对于上海师大的大学生们而言,是了解乡村教育的课堂。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上海师大的学生们把“爱心学校”暑托班的模式搬到了革命老区。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季丹辰悉心准备了丰富的教案,站在延安东关小学五(1)班的讲台上,她从《情绪管理》开始导入课程,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体验、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快乐、妒忌等等。“我希望让孩子们学会在孤独中得到乐趣,分享爱心和快乐。”季丹辰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健康与阳光的人格、拥有和谐与包容的内心。”
20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刘露邑则从数学的本源着手,给孩子们讲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世界里的故事》。从买菜时的算术、列车时刻表、航天飞机的发射,再从IT、建筑、金融、税务、设计……一堂数学课俨然成了职业启蒙课,从小就立志想要做一名数学老师的刘露邑说:“我只是想告诉每一个孩子,数学不仅仅是做题目,在数学背后有更多的应用和拓展。”
当“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时,东关小学的同学们显得特别意犹未尽。“大哥哥、大姐姐们上的课,跟平时书本上的课不太一样,他们上得特别有趣,我们听得可认真呢。”五(1)班的刘润泽说,“以往暑假在家就是做做功课、看看电视,今年能有大学生老师来陪我们过暑假,感觉特别棒!”
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午休时间,上海师大的同学们都会分成若干小组,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谈天说地。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的翁祎君也是“爱心学校”的“老校长”了,胖胖的他在孩子们眼里是个“开心果”,他总是以自己为例告诫孩子们要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胖胖哥哥会教我们变魔术,很神奇哦!”短短几节课,“90后”的大学生们便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让阅读筑起乡村孩子的理想
“喜欢读课外书吗?”
“当然喜欢。”
“最喜欢读什么书呢?”
“《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
“平常读书在学校里看?还是在家看呢?”
“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书看,家里没什么课外书。”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天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读半个小时课外书。因为平时都住在学校里,所以大多数的书都从图书馆借来看。”川口中学初二(1)班的甄闪闪说,“我爸爸妈妈在家种玉米、苹果,我还有个妹妹呢,我希望自己能早点毕业赚钱养家。”
听到这番从一个仅仅只有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口中说出的话时,2012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张雪莹有些动容:“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成熟,也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坚强。”确实,这些孩子未必能清楚地了解未来的世界有多大,可他们却清楚地了解现实的世界所需要挑起的重担。
“爱心学校”只是一次短暂的支教,如何真正筑起乡村孩子的理想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出行之前,整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们早已进行过研讨。2012级化学专业的赵毅文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真正办起一所短期支教与长期影响相结合的‘爱心学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作为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长,沈菁婕把整个团队的讨论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信息较为闭塞的革命老区,让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树立理想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阅读。”
“90后”大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萧萍的支持,萧萍不仅捐出了自己编写的300册儿童文学绘本,还积极与上海市作家协会联系。当上海市作协书记汪澜得知此事时,当即表示要为点燃老区的孩子们文学梦尽份绵薄之力。于是,沉甸甸的一千册捐赠书送到延安川口中学,这些图书凝聚也寄予了上海的作家们对延安孩子的一片情谊和希望。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延安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上海师大的学生们还特别制作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五年级孩子中仅有20%阅读书籍超过了30本,50%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业余生活,孩子们更喜欢阅读中外名著和侦探故事。
在延安撒下一颗叫“上海师大”的种子
“同学们,明天我们就要走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哦!”
“老师,你们还会再来吗?”
“会的,一定会的。”
“老师,长大后我也要考上海师范大学。”
“等你们来!”
当离开的大巴缓缓启动,川口中学的同学们全部挤在校门口,向上海师大的“大学生老师”们挥手:“你们一定要再来哦!”
为了能让爱心学校项目在延安更有效地开展,上海师大团委副书记何佳还与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其实,延安的师生们更希望爱心学校能够带来更多城市化的新鲜事物,让偏远地区的孩子长见识,增强对新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如多媒体授课的形式等。”对于未来爱心学校项目的实施,何佳说,“明年延安三下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上海本地爱心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前来交流,为延安输送基础教育人才,还可以与当地的小学对接,真正促进两地基础教育的交流。”
走进大山、了解农村教育,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更是一次了解中国、倾听教育中国梦的经历。那些立志要站上三尺讲台的未来准教师们说:“即使踏上工作岗位,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延安支教,因为这里的孩子有一个关于‘上海师大’的大学梦”。
支教感悟“孩子的家住得离学校很远,父母也大多外出打工,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住校生。我们很少来大山,而大山的孩子也很少机会来城市。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希望能架起两边交流的桥梁,真正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2013级经济学专业 宋威
“其实,我们在教小朋友的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对革命老区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这都是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暑假。”——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 翁祎君
“我们希望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能来回访做一个比较,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能真正爱上阅读,从中汲取营养、实现理想、改变人生。”——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杨凤一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如今教育发展的前沿水平,更要关注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冯雅婷
“没想到短暂的接触,我们便能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段支教经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想有机会我还会来看看的。”——2013级中美旅游管理专业 陈诗怡
链接地址: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08/20/content_28448.htm
标题:留下青春足迹 谱写爱的歌曲——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志愿者赴延安暑期社会实践纪行
记者:荀澄敏

团队成员正在与延安川口中学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团队带队老师与延安东关小学学生代表合影

团队成员在延安东关小学老师介绍下参观学校兰亭馆

团队成员正在给延安东关小学学生授课
从上海到延安,直线距离1300多公里;从城市到革命老区,“90后”大学生们踏上了一次传递爱心的社会实践之旅……整整30多个小时辗转火车,这段曲折而冗长的路程,对于上海师大“90后”的大学生们都是“人生头一遭”,他们拖着沉沉的书籍、拎着很重的物资,在堪比“春运”的火车车厢里,每一张有些疲惫的脸上似乎都写着“期待”。延安社会实践团队长、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沈菁婕说:“我们都想把青春的足迹走得远些更远些,通过在革命老区开设爱心学校的模式,把我们和大山里的孩子联系得更紧密些。”
“爱心学校”在革命老区“落户”
“同学们,我们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你们知道上海吗?”
“知道啊!那里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大厦?”
“是啊。去过上海吗?”
“没有。呵呵……”
“最远去过哪里呀?”
“延安城里哟!”
在川口中学与初中学生初次交流过程中,上海师大的大学生们沉默了很久。这所距离延安城区仅十多公里的公办乡村寄宿制学校,很多孩子都没有走出过家乡。面对这些来自上海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川口中学的学生们显得又腼腆又兴奋,他们总是围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周围,有时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在他们欲言又止的眼神里写满了好奇。
这样面对面的交谈,对于上海师大的大学生们而言,是了解乡村教育的课堂。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上海师大的学生们把“爱心学校”暑托班的模式搬到了革命老区。2012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季丹辰悉心准备了丰富的教案,站在延安东关小学五(1)班的讲台上,她从《情绪管理》开始导入课程,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充分认识、体验、接纳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快乐、妒忌等等。“我希望让孩子们学会在孤独中得到乐趣,分享爱心和快乐。”季丹辰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有健康与阳光的人格、拥有和谐与包容的内心。”
20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刘露邑则从数学的本源着手,给孩子们讲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世界里的故事》。从买菜时的算术、列车时刻表、航天飞机的发射,再从IT、建筑、金融、税务、设计……一堂数学课俨然成了职业启蒙课,从小就立志想要做一名数学老师的刘露邑说:“我只是想告诉每一个孩子,数学不仅仅是做题目,在数学背后有更多的应用和拓展。”
当“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时,东关小学的同学们显得特别意犹未尽。“大哥哥、大姐姐们上的课,跟平时书本上的课不太一样,他们上得特别有趣,我们听得可认真呢。”五(1)班的刘润泽说,“以往暑假在家就是做做功课、看看电视,今年能有大学生老师来陪我们过暑假,感觉特别棒!”
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午休时间,上海师大的同学们都会分成若干小组,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谈天说地。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的翁祎君也是“爱心学校”的“老校长”了,胖胖的他在孩子们眼里是个“开心果”,他总是以自己为例告诫孩子们要多运动、少吃垃圾食品。“胖胖哥哥会教我们变魔术,很神奇哦!”短短几节课,“90后”的大学生们便与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让阅读筑起乡村孩子的理想
“喜欢读课外书吗?”
“当然喜欢。”
“最喜欢读什么书呢?”
“《十万个为什么》《一千零一夜》……”
“平常读书在学校里看?还是在家看呢?”
“从学校图书馆里借书看,家里没什么课外书。”
“我非常喜欢读书,每天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读半个小时课外书。因为平时都住在学校里,所以大多数的书都从图书馆借来看。”川口中学初二(1)班的甄闪闪说,“我爸爸妈妈在家种玉米、苹果,我还有个妹妹呢,我希望自己能早点毕业赚钱养家。”
听到这番从一个仅仅只有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女口中说出的话时,2012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张雪莹有些动容:“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成熟,也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坚强。”确实,这些孩子未必能清楚地了解未来的世界有多大,可他们却清楚地了解现实的世界所需要挑起的重担。
“爱心学校”只是一次短暂的支教,如何真正筑起乡村孩子的理想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出行之前,整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学生们早已进行过研讨。2012级化学专业的赵毅文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必须真正办起一所短期支教与长期影响相结合的‘爱心学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作为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长,沈菁婕把整个团队的讨论结果进行了归纳整理:“在信息较为闭塞的革命老区,让孩子们了解外面世界、树立理想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阅读。”
“90后”大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儿童文学作家萧萍的支持,萧萍不仅捐出了自己编写的300册儿童文学绘本,还积极与上海市作家协会联系。当上海市作协书记汪澜得知此事时,当即表示要为点燃老区的孩子们文学梦尽份绵薄之力。于是,沉甸甸的一千册捐赠书送到延安川口中学,这些图书凝聚也寄予了上海的作家们对延安孩子的一片情谊和希望。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延安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上海师大的学生们还特别制作了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五年级孩子中仅有20%阅读书籍超过了30本,50%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够拓宽知识面、丰富业余生活,孩子们更喜欢阅读中外名著和侦探故事。
在延安撒下一颗叫“上海师大”的种子
“同学们,明天我们就要走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哦!”
“老师,你们还会再来吗?”
“会的,一定会的。”
“老师,长大后我也要考上海师范大学。”
“等你们来!”
当离开的大巴缓缓启动,川口中学的同学们全部挤在校门口,向上海师大的“大学生老师”们挥手:“你们一定要再来哦!”
为了能让爱心学校项目在延安更有效地开展,上海师大团委副书记何佳还与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其实,延安的师生们更希望爱心学校能够带来更多城市化的新鲜事物,让偏远地区的孩子长见识,增强对新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如多媒体授课的形式等。”对于未来爱心学校项目的实施,何佳说,“明年延安三下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上海本地爱心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前来交流,为延安输送基础教育人才,还可以与当地的小学对接,真正促进两地基础教育的交流。”
走进大山、了解农村教育,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更是一次了解中国、倾听教育中国梦的经历。那些立志要站上三尺讲台的未来准教师们说:“即使踏上工作岗位,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延安支教,因为这里的孩子有一个关于‘上海师大’的大学梦”。
支教感悟“孩子的家住得离学校很远,父母也大多外出打工,所以他们基本都是住校生。我们很少来大山,而大山的孩子也很少机会来城市。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希望能架起两边交流的桥梁,真正为大山里的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2013级经济学专业 宋威
“其实,我们在教小朋友的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无论是对革命老区的孩子、还是我们自己,这都是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暑假。”——2012级艺术设计专业 翁祎君
“我们希望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还能来回访做一个比较,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能真正爱上阅读,从中汲取营养、实现理想、改变人生。”——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杨凤一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如今教育发展的前沿水平,更要关注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2012级生物科学专业 冯雅婷
“没想到短暂的接触,我们便能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段支教经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我想有机会我还会来看看的。”——2013级中美旅游管理专业 陈诗怡
链接地址: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08/20/content_28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