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学报》2014年11月6日综合版
标题:上海研讨程小莹长篇小说《女红》
作者:王童
本报讯 10月30日,上海作家程小莹的长篇新作《女红》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会议。
《女红》以上世纪90年代上海杨树浦一家纺织厂的转型为题材,有着12年纺织厂经历的程小莹以其对于纺织厂生活的熟识,在书写转型后纺织厂工人的重谋生路的过程中,刻画了秦海花、秦海草、高天宝、马跃、大背头、小炉匠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在不同命运中的自强不息挣扎奋斗。
与会者认为,由于程小莹的青春年华是在纺织厂度过的,他对于纺织行业的熟识,小说蕴蓄着他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他并不在意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没有情节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而在意于充满鲜活色彩的生活回忆,在意于刻画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女红》的特色与贡献在于,从个人化小叙事的角度呈现出纺织工业转型的历史,从底层生存姿态打破了传统启蒙叙事的范式,从原生态细节叙写推进了新写实小说的写实叙事,以沪语化的写作促进了地方语言进入小说文本的进程。
程小莹在发言中说,他写《女红》有三种追求:追求日程生活的细节叙事,80多个细节成为小说创作的原动力和基本内容;追求独特人物和对于人物的独特态度,在烂熟于胸的生活和人物中选材,保持对于人物温和宽容的态度;追求叙述语言的独特基调和沪语思维,将上海话思维和普通话思维融汇,尽可能用易被读者接受的沪语词汇。
链接地址: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html/2014-11/06/content_195150.htm
标题:上海研讨程小莹长篇小说《女红》
作者:王童
本报讯 10月30日,上海作家程小莹的长篇新作《女红》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会议。
《女红》以上世纪90年代上海杨树浦一家纺织厂的转型为题材,有着12年纺织厂经历的程小莹以其对于纺织厂生活的熟识,在书写转型后纺织厂工人的重谋生路的过程中,刻画了秦海花、秦海草、高天宝、马跃、大背头、小炉匠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在不同命运中的自强不息挣扎奋斗。
与会者认为,由于程小莹的青春年华是在纺织厂度过的,他对于纺织行业的熟识,小说蕴蓄着他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他并不在意于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没有情节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而在意于充满鲜活色彩的生活回忆,在意于刻画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女红》的特色与贡献在于,从个人化小叙事的角度呈现出纺织工业转型的历史,从底层生存姿态打破了传统启蒙叙事的范式,从原生态细节叙写推进了新写实小说的写实叙事,以沪语化的写作促进了地方语言进入小说文本的进程。
程小莹在发言中说,他写《女红》有三种追求:追求日程生活的细节叙事,80多个细节成为小说创作的原动力和基本内容;追求独特人物和对于人物的独特态度,在烂熟于胸的生活和人物中选材,保持对于人物温和宽容的态度;追求叙述语言的独特基调和沪语思维,将上海话思维和普通话思维融汇,尽可能用易被读者接受的沪语词汇。
链接地址: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html/2014-11/06/content_195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