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李铁匠所译学术巨著斯特拉博《地理学》在上海师大首发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27浏览次数:2006


来源:中新上海网 2015年4月24日
标题:李铁匠所译学术巨著斯特拉博《地理学》在上海师大首发
记者:许婧

        由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研究学术研讨会”24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古希腊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斯特拉博生活在希腊化晚期和罗马帝国初期(公元前64/63——公元23/24年)。他一生有两部著作,其中一部《历史》已不存在,另一部就是《地理学》。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地理学》为书名的著作。该书直接和间接引用了50多位古典作家的资料,是古典世界第一部企图把当时所有的世界地理学资料编撰在一起,并且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宏伟巨著,代表了古典世界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该书的翻译者李铁匠教授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便想翻译此书,奈何彼时环境不大可能做到,这个心愿一直到2012年得以开始实现。

        这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中古史研究。他告诉记者,作为古代世界最宏伟的地理学著作,《地理学》在学术上具有的永恒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首先,《地理学》保存了许多已经失传的上古地理著作的信息,对于今天正确地认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李铁匠表示,这部学术著作还留下了古代世界各地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珍贵资料,“对研究中西交通史、特别是研究丝绸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在世界航海史上,斯特拉博是第一位多次明确提到印度洋季风的学者。季风和印度航路的公开,大大地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据了解,在这部书中,斯特拉博提到西域各国古代的宗教,其中有些后来传入了中国,对中国古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提到西域各国的许多特产,如宝石、玉石等。其中很多特产先后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了中国。

        学者们认为,根据这些商品的名称、品质和特征,或许可以推测出它的产地。例如,中国古代曾输入玻璃。根据斯特拉博所说,西域玻璃产自三地:腓尼基、埃及和意大利,各地制造技术不同,色彩有别。如果有足够多的实物样品加以对比,或许可以推断出这些玻璃的产地,这对研究丝路贸易,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天,与会专家还就斯特拉博《地理学》的学术价值、古代地中海世界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古代地中海研究的新趋势、新进展进行深入研讨。

链接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news/20150424/818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