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2015年9月18日
标题:系列纪录片《教师》首映 ——第一部讲述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记者:陆梓华
她从教一生,著书立说400余万字,上了超过2000节的公开课,却始终谦逊地说自己“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前天,特级语文教师于漪的教育人生被搬上荧屏,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中小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出品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教师》在上海师范大学首映,17个区县教育局和师范生代表获赠该片。
系列纪录片讲述一批坚守在上海普教系统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在讲台上的故事。在以于漪老师为主角的第一部《生命与使命同行》中,镜头记录了于漪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代教师楷模的过程,展示了于漪六十余年的教育人生与思想历程。
“教师的活是良心的活。”首映仪式上,86岁的于漪叮嘱年轻的“准教师们”,教师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犒赏,而是要“对得起每一个生命,挑得起树人立德的千斤重担”。
时隔几十年,许多于漪当年的学生仍能记得起老师当年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板书写了什么。“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于漪说。在学生眼中,于漪老师对待教育事业,有着近乎信仰般的热爱。这也成为激励他们在各行各业勤勉工作的动力。纪录片还再现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1977年,于漪在杨浦高级中学上的一节公开课《海燕》,当时通过上海电视台直播。于漪声情并茂的讲解,为刚刚走出“文革”阴霾的上海,带来了一股自由的气息。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5-09/18/content_8_4.htm
标题:系列纪录片《教师》首映 ——第一部讲述于漪一辈子“学做教师”
记者:陆梓华
她从教一生,著书立说400余万字,上了超过2000节的公开课,却始终谦逊地说自己“一辈子在学做教师。”前天,特级语文教师于漪的教育人生被搬上荧屏,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市中小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联合出品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教师》在上海师范大学首映,17个区县教育局和师范生代表获赠该片。
系列纪录片讲述一批坚守在上海普教系统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在讲台上的故事。在以于漪老师为主角的第一部《生命与使命同行》中,镜头记录了于漪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代教师楷模的过程,展示了于漪六十余年的教育人生与思想历程。
“教师的活是良心的活。”首映仪式上,86岁的于漪叮嘱年轻的“准教师们”,教师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得到犒赏,而是要“对得起每一个生命,挑得起树人立德的千斤重担”。
时隔几十年,许多于漪当年的学生仍能记得起老师当年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板书写了什么。“我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于漪说。在学生眼中,于漪老师对待教育事业,有着近乎信仰般的热爱。这也成为激励他们在各行各业勤勉工作的动力。纪录片还再现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1977年,于漪在杨浦高级中学上的一节公开课《海燕》,当时通过上海电视台直播。于漪声情并茂的讲解,为刚刚走出“文革”阴霾的上海,带来了一股自由的气息。
链接地址:http://xmwb.xinmin.cn/xmwb/html/2015-09/18/content_8_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