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刚指出,随着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办学重心的转移,各单位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危机感,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在明晰各校区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适应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产业园区和大学园区之间的“三区联动”,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产学研结合上与地方更好地合作;要以更饱满的热情,一如既往,共同努力,发挥各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推动学校取得更大的发展。
李进强调,随着学校办学重心的转移,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并逐步过渡到一体化的管理上来;要充分利用校区资源,更有效地放大资源的边际效应;要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形态布局的基本原则,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奉贤校区要进一步坚持规范管理,坚持协调合作,坚持服务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师生员工,坚持建设和谐环境,共同努力,确保一方平安,确保完成教学科研各项任务,使奉贤校区更显大学氛围,使上师大越来越精彩。
黄刚回顾总结了校区2006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了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表示两委已逐步形成了共识:一是校党委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校区发展状况和工作成效;二是服从、服务并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和全局,是校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三是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校区工作推进的重要保证;四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校区工作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前进的不竭源泉。他要求,对奉贤校区工作特别是多校区管理和党建工作的意义要再认识,对创造和积累的经验要再总结,对存在的瓶颈问题要再突破。
项家祥在发言中谈到,随着学校办学重心特别是本科办学重心向奉贤校区的转移,奉贤校区的功能和定位将有较大转换。各单位要从政策、机制、物质、措施等多方面鼓励学院和教师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校区办学中;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学习、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抓住机遇,应对竞争,争取更大地发展;要充分利用校区在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所奠定的良好基础,打造全方位育人的平台,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资产办、图书馆、团委、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和欧商学院分别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交流了在奉贤校区工作的经验和下一步工作设想。(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