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育:上海这所委属市重点高中迁入浦东10年,发展得怎样了?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5-22浏览次数:10

来源:第一教育 2024年5月22日

标题:上海这所委属市重点高中迁入浦东10年,发展得怎样了?

记者:曹轶姗 王佳依



2014年,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从徐汇区桂林路120号,分批迁入浦东新区浦星公路388号的新校址;2015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完毕。如今10年已经过去了,这所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发展得怎样了?


近日,第一教育探访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01

东迁十年,成绩亮眼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上海市教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双重领导的高中,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去年,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岳辉被任命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原校长严一平转任党委书记。此前,黄岳辉在七宝中学工作多年,2019年开始担任七宝中学附属鑫都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常务副校长。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岳辉


上师大附中现有特级校长1名、特级教师3名、正高级教师3名,另有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4名、区骨干教师25名。


雄厚的师资力量,也为学生的发展做了有力的支撑。近年来,学校在高考中的特殊类型招生(综评等)达线率保持在85%以上,有多名考生被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录取。


附中重视“自主发展”的校园文化正是最适合我的文化氛围,无论是学业进度、选修课程,还是团学工作、活动竞赛,都潜移默化地帮助我明确自己的禀赋定位。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从一个什么事情都缩在后面、不想被看见的孩子,蜕变成善于把握机会、主动向前、愿意付出和承担,能放也能收的大人,这是我在附中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2021届毕业生李嘉奕(现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


我在附中足球队的成长经历是我难以忘怀的。在校队我结识了好伙伴,一起经历风吹雨打,享受比赛的胜利;也遇到了优秀的教练们,带我们一周三练,周末比赛,两次进入上海市决赛,多次进入上海市四强。这三年的足球生涯带给了我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体验,更是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得我在高三能够扛住压力,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拼搏。

——2021届毕业生李天诚(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专业)

图片

在附中时,我担任学生会主席和模拟联合国社社长,在学习之余锻炼了时间管理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还在模联的活动中拓展了国际视野。感谢附中给予我们丰富的平台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让我们看到学习生活外更广阔的世界。

——2023届毕业生侯岑霖(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学类)

图片

“学校2014年开始分批搬到浦东的新校园。新校园占地面积147亩,整个校园环境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改观,硬件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黄岳辉说。



上师大附中东迁的10年,面对了诸多挑战,“办学地址的变化,带来了师资和原有生源的流失,当时的校长严一平,在学校的教师培养、课程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黄岳辉表示。


近年来,上师大附中也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品牌辐射作用,成立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教育集团、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浦东教育集团,开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上师大附中同时为集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学科教师。


02

创办两大书院,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最近,上师大附中的语文正高级教师林启华正在筹划出一本关于学生创意写作作品的书籍。


“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当我们把一本世界名著放在博雅书院的书架上,他们兴趣盎然。一个学期,有的熟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有的熟读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有的熟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有的熟读了康德的三大批判……每个学期,他们写出三千字以上的随想或论文,我们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征集,完成书籍的编辑。”林启华说。




博雅书院,是不少上师大附中学子毕业之后都怀念的学习场域。2020届毕业生单佳镱说:“出于对写作和阅读的爱好,我从高一开始就在附中各色的兴趣选修课中选择了博雅书院的课程。在课程当中,老师倡导‘慢阅读’的方法,带领我们培养一种批判性的阅读思维和关注整本书语境的阅读视角。”


如今,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单佳镱即将开启研究生生涯,“通过博雅书院两年的课程训练,我也逐渐养成了思辨阅读的习惯,对我大学的学习带来了莫大的帮助,在课程中撰写报告与小论文的经历也帮助我快速地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提升我的学术论文写作素养。”


博雅书院由上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余党绪担任首任院长,以批判性思维介入经典阅读,致力于养成学生理性开放的现代精神、博雅气质,培养其人文研习的志趣与能力。


书院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人文学科协作,开发经典阅读与思维教育课程,并开发了哲学思辨、创意文学写作、历史名人及故居探究、经典影视剧欣赏与表演、电影中的地理、景观文化课等人文类跨学科融合课程。


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走进博雅讲堂,开设题为“《红楼梦》中的家庭伦理与政治背景的研究”的讲座,并受聘博雅书院荣誉教授


上师大附中的另一大书院——格致书院,则致力于打造“理工科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突出学习的个性化,依托丰富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格致书院以大学先修课程、创新实验室为平台,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工智能等五个领域联动构成,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理工科学院协作,开设创新思维训练、机器人技术、青年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等课程。


格致书院也积极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创新实践的个性化发展平台。这部在B站上播放量超过200万的视频,就来自上师大附中2021届毕业生林骁。



林骁高一加入了格致书院,开始学习单片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课程。一次,他想到一个创意——为手臂残疾人员制作一台可以用脚控制方向的电动小车。制作小车需要一台氩弧焊机,学校非常支持,马上批准购买了一台氩弧焊机并配好氩气钢瓶。在导师周长江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几个星期的设计、加工制作,终于完成了这部电动小车的设计,并最终在上海市青创赛中获得一等奖。为了鼓励他继续创造,学校还特意为他设立了“林骁工作室”。如今,林骁已经在美国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深造。


在格致书院的实验室里,还有很多像林骁一样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第39届上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上,高二学生唐欢语(下图)、周冠辰的课题“太空植物栽培装置及其湿度控制模型设计与验证”获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据黄岳辉介绍,书院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但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而且可以拓宽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作为一所现代化大学附中,“书院制运行依托上师大的高校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紧密合作,助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上海交通大学授予上师大附中“创新人才共育基地”铜牌


今年,上师大附中还将逐步引入竞赛类课程,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竞赛中发现一些好的苗子并进一步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03

打造两大品牌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初夏的中午,明媚的阳光洒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号教学楼二层的大平台上。音乐的节奏明快,充满活力,街舞社的快闪吸引了午休时间学生的注意,随着一波波街舞社成员的登场展示,围观的学生中也传出尖叫声、口哨声、掌声……


图片由作者拍摄


街舞社是上师大附中有二十几年历史的老牌社团,现在有六七十位社员,是学校人数最多的社团。今年读高二的李欣妍考入上师大附中后,开始了街舞的练习,现在她担任街舞社的社长。街舞社每周有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多次参加学校的迎新



这个星期,上师大附中的社团节将举行闭幕式,手作社、音乐节奏社、山海地理社、理学社等34个社团都将在闭幕式上组织小活动,或是小型的乒乓球比赛,或是演出一场话剧。


2010年,上师大附中模拟联合国社团成立,该社团曾获徐汇区明星社团,多次被评选为校五星社团


“附中接下来将在已有校园主题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两大品牌活动,一是在每年上半年举行的社团文化节,另外就是下半年的景观文化课。”黄岳辉说。


景观文化课也是博雅书院跨学科育人课程,是上师大附中的传统特色主题实践活动,考察探究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跨学科学习,涉及语文、历史、政治、生物、地理、信息等多个学科知识。


去年10月,上师大附中高一学生赴南京、扬州,高二学生赴杭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景观文化考察活动。活动前,学校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的苏智良教授为学生讲授“抗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海师范大学的王丹老师讲授“时空中的良渚文化”。



讲座后,在多学科老师的联合指导下,学生们带着课题出发。例如,“探究西湖成因”的课题,这是一个地理课程的问题,却又广泛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景观文化体验的活动中观察、分析、思考,将学科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的壁垒,也提升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现就读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2021届毕业生林晨说,在附中,从景观文化课的课题研究到名师面对面的选修课程,从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指导到学术研究平台的提供,课内外的学习资源从来不缺,“这些为我大学里快速步入学术殿堂、申请学术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论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黄岳辉对接下来的景观文化课也有新的规划,希望有品质上的提升,“主要有几方面的设想,一是实践活动的路线不局限于长三角,可以再做拓展;二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一定要拜访一所当地的知名高校、考察一家当地的知名企业、探访一所当地的基础教育学校、参观一处当地的红色景点。”


04

特级教师来校“坐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而教师队伍的发展,也一直是黄岳辉来到上师大附中后的重要工作。


从这学期开始,黄岳辉邀请了3位学科专家,每周来学校“坐诊”。语文学科聘请了七宝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周陶富,数学学科由曾担任市教研室高中数学教研员、在附中工作多年的的特级教师黄华担任,英语学科则聘请了上师大附中前教研组长顾惠玲。他们听上师大附中的老师上课、对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对参加技能大赛的教师进行指导,也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


周陶富老师为高三学生亲授写作指导课


去年刚刚成为语文教师的张盛澜,今年就将迎来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有件事让我特别感动,因为换课,周陶富老师可能要在一个上午听我讲四节一样的课。他知道情况后,马上跟我说‘第一节课我来上,你在下面看,后面的3节课你再来上’。”


在周陶富老师的示范课后,张盛澜总结听课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备课情况,完成了3节课的教学任务,“原来我也能把课上得很精彩。周陶富老师的经验非常丰富,他拿了本教材,直接就进了课堂。”


而与特级教师的面对面接触,给张盛澜带来了更多对职业的认知,“我能直接感受到老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情怀,会让我终身受益。而学校这样的做法让我也觉得非常温暖,更有归属感。”


除了特级教师来校“坐诊”,黄岳辉表示,接下来学校还将进一步增加与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联系的紧密度,支持更多的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参加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评定。


上师大附中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系列讲座


对于学校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黄岳辉表示,一方面要构建两个体系——相对完整、能更新迭代的课程体系和高品质的管理和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是要完成三个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文化品牌影响力。

无论在黄岳辉还是附中师生眼里,上师大附中更像一所大学——这里崇尚专业、推崇民主,最大限度地创设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的空间和时间。正如学校在简介中所说,学生在活动上有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在课程上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在学习上有拓展与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从而真正拥有自主发展与创新的空间和时间。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S1YwfA_5fIdxWdYyhxt7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