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舞彩华章——以舞育人 承师大七十载荣光”原创舞蹈作品晚会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成功上演。我校党委副书记杨海燕研究员、上海市艺教委、舞蹈界、上海群艺馆等30余位领导专家,以及上海大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学生及群众舞蹈艺术工作者千余人莅临观演。
展演以“青春 信仰 绽放”为主题,集中展示了近年来舞蹈系师生在专业教学及创作方面的新探索和新成果,更是搭建了一个展示、欣赏、创造的美育浸润舞台。十二个原创舞蹈作品主题鲜明、风格迥异,带领观众领略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舞蹈带来的激情与力量。
展演伊始,舞台上便充满着浓厚的课堂氛围。金彦老师编创的《我们来了》踏着激昂的节奏,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舞蹈技巧。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学生们对于舞蹈的热爱与执着。
追逐梦想 拥抱永远热烈的青春
《燃》《点亮青春》《青春下的红油伞》等一系列作品,用舞蹈语汇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追求,展示了青春的热烈和激情。黄娟副教授编创的女子群舞《燃》是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项目《外国代表性民间舞》的成果之一,展现了一群西班牙姑娘的热情与活力;本科生舒畅、陈仪琳等编创的群舞《点亮青春》荣获2024年第九届“汇创青春”二等奖,表现了青年们对祖国和未来的热爱与追求;青年编导李彬副教授创作的群舞《青春下的红油伞》则入围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展演,作品以伞传情,舞出了青春的柔情和浪漫,也舞出了青春的激昂与坚定。这些作品不仅凸显了舞蹈师范生的精湛技艺,更是其青春梦想的生动写照。
坚守信念 致敬壮丽山河守护者
《前行》《山河颂》《逆行者》以舞蹈艺术独特的方式致敬那些为理想与信念不懈努力的人们。曾经是部队文艺工作者的金彦老师编创的三人舞《前行》,再现了红军在雪山草地中的顽强与勇敢,书写了红军勇于奋斗的壮丽诗篇;李彬副教授指导的学生作品《山河颂》是由本科一年级学生编创的,运用恰当的舞蹈语汇和编舞技法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向往,师生一同把课堂搬上舞台,做到课堂与舞台互相融合渗透;上海芭蕾舞团驻团编导、西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王昊与上海师大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舞蹈学(师范)专业负责人、博导、教授高娟敏创作的群舞《逆行者》则运用了现代芭蕾语汇展现了在危难时刻逆行而上、勇敢前行的精神,该作品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优秀创作奖、表演一等奖,美国“East Meet West”国际舞蹈音乐节优秀奖。这些作品结合了思政课程的教育,不光是在舞蹈技术上指导学生,也在思想内容上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发扬革命传统,鼓舞学生为了理想与信念不断前进。
成长绽放 传承师道永恒的精神
《那片海》《花火》《身在其中》皆由本科生在李彬副教授和舞蹈系副主任王雨坤老师指导下编舞创作的作品,展现了学生们出众的思想高度和编舞才华。独舞集锦《舞出我天地》在邱彩芳等老师的指导下在舞台上尽情地发挥精湛的舞艺。在这些精心打造的作品中,展现了舞蹈师范生的担当、成长与绽放。他们不仅仅是舞台上优秀的表演者,更是未来舞蹈艺术的教育者,承载着传承舞蹈艺术的责任。这些未来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舞蹈老师的同学们,在师大的舞台上努力绽放,他们不仅在这里站好了舞台,更立志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站好讲台,传承师道永恒的精神。
演出在李彬副教授编排的《在路上》尾声中落下帷幕,全体演员用朴实的舞蹈语汇和队形流动生动地传递出他们的梦想、信念与奋斗精神,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杨海燕研究员为在场的师生送上了真挚的问候与鼓励:“同学们,今天晚上是你们的璀璨之夜,上师大今天晚上,因为你们有了一个无眠之夜,我觉得特别骄傲!你们的身后站着我们很多上海舞蹈界的专家,我想今天晚上你们的演出一定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认可。你们今天晚上的表现既代表了我们音乐学院舞蹈系的水平,也代表了上师大的水平,也代表了上海蓬勃发展的舞蹈业的未来!谢谢你们!”
本场晚会的精彩呈现,不仅获得了全场观众的热情赞誉,同时,舞蹈系的本、硕同学们在整个晚会的策划、组织、排练、演出等各个环节中锻炼成长,获得了新的感悟。本场晚会“不仅展示了我们作为舞蹈师范生的才艺和创造力,更是我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青春的热情拥抱……我们要用舞蹈传承师道永恒的精神,传递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2021级舞蹈学(师范)本科生米雪怡同学表示。2023级舞蹈学(师范)本科宋菲儿同学说:“这次展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教育事业中,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展演由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院舞蹈系承办,上海学生舞蹈联盟、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艺术中心协办。近年来,舞蹈学(师范)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始终致力于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高水平的舞蹈专业能力以及全面文化素养的舞蹈师资人才。此次原创舞蹈作品展演是舞蹈学(师范)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新成果,更是舞蹈界未来教师们站好讲台的生动实践。
(供稿、摄影:音乐学院 作者:张岚月、田旭、赛译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