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立下坚忍不拔志 成在一鸣惊人时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09-12-30浏览次数:3710



  刘正国:著名笛龠演奏家、音乐史学家,国家专利乐器“九孔龠”、“七孔笛”的发明人。早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后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任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国家“七五”重点项目)北京总编辑部副主任、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部主任。2003年通过人才引进调入上海任教。现为我校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硕士生导师。

笛龠理论考证贡献卓越 科研立项著述成就斐然

  2009年11月21日晚,座落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音乐厅”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爆满现象,在这里举行的由上海师大音乐学院主办的刘正国教授“霜竹神韵———刘正国笛子作品暨刘氏‘七孔笛’首奏音乐会”正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界专家和朋友。该场音乐会是刘正国教授在笛坛沉寂20多年后的首次登台亮相,也是他发明的国家专利乐器“七孔笛”的首次公开演奏。七孔新声,顿使笛坛群英为之一振,亦使古老的中国竹笛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难能可贵。现已94岁高龄的前国家文化部长、中国文联主席周巍歭先生特地为刘正国教授的音乐会题词:“霜竹神韵”;年届89岁高龄的笛子一代宗师陆春龄先生也欣然题词:“双声绝技,七孔神奇”;而84岁高龄的黄梅戏音乐大师时白林先生则为音乐会题贺曰:“立下坚忍不拔志,成在一鸣惊人时”。

        刘正国教授是当今音乐学界极其少见的一位集科研、演奏、创作于一身,“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与演艺双栖”的笛龠艺术家。他年少习笛,无师自通,练就一身童子功;及长,宗法陆春龄氏南派,学有成就;1977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师从陆氏南派在皖传人洪安宁先生;后又广交笛友、遍访名师,遂登堂入室,自成一格。刘正国教授早年创作并演奏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巢湖泛舟》《花三七》《岭南春谣》《布谷忙》和《双声小放牛》《独酌》等。他曾首创中国竹笛“咔奏双声”的新技法,至今仍为海内独步。虽然在演奏上极具天赋,但刘正国教授大学毕业后却并未能如愿以偿地从事职业演奏,而是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坎坷、寂寞的学术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刘正国教授开始沉寂笛坛,转而埋头于中国古乐史的理论研究及古龠乐器的考证开发。一些偶然机缘的诱发,让刘教授认识了“龠”———这个传统而又神秘的古管乐器。古龠作为中华民族乐器的开端之一,已有9000多年的历史,却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而失传。早年习笛的刘教授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潜心研究十数载,终于破解了史载“龠如笛”的千古之谜,将失传已久的“斜吹”古龠文化重新带回世人眼中。为了此项研究,刘教授自修训诂学、考古学;去旧书市场淘古本,再回家修复;自费报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多年的付出终于结果:他的处女作论文《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多重有力的证据,论定了出土于河南省贾湖新石器遗址的中国最古老的骨管乐器应名之为“骨龠”,而非学界所普遍认为的“骨笛”。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直接动摇了当代学术界依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所作的“龠为编管乐器”的定论,贯通了华夏9000年的音乐文明,在中国音乐学界引起了相当的反响。由于这篇论文颠覆了大师的观点而在音乐学术界引起了争论,但严谨的逻辑、详实的史料又让原本怀疑的所有学人深深信服。当时还健在的音乐界泰斗吕骥先生对此给予了特别关注和支持;音乐界的权威学术期刊《音乐研究》多次刊登了刘正国教授的理论成果并重点推荐;《中国日报》通版介绍他的古龠研究成果。后来刘正国教授的这一学术成果还获得了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01年间,作为“骨龠”研究的权威专家,刘正国教授应中国科大的邀请吹奏在贾湖新石器遗址刚刚挖掘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古遗物“骨龠”,并撰写了海内外学者所期待的重要学术论文《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该文于2008年9月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这也是音乐学教师的论文首次获得政府大奖这一殊荣。

        近些年来,作为“项目主持人”,刘正国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上古乐史综论”、文化部科技项目“中国古龠乐器的研究与开发”、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中国龠类乐器概论”等多项科研任务;参加并完成的国家级重点科研编著有:《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安徽文化史》(教育部科研项目)等近10部,荣获过多项省部级的奖励。

发明“七孔笛” 实现中国竹笛千百年来重大变革

  继发明“九孔龠”专利乐器之后,刘正国教授一鼓作气,又成功地创制出了新颖的“七孔笛”,2009年9月,“七孔笛”正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国家专利号:ZL200710036280.1)。

  刘氏“七孔笛”是在完全继承和保留传统六孔竹笛的结构形制和演奏指法的基础上,通过下把附加一个侧孔以取代原有四个基音孔的办法,使传统竹笛的音域扩展了近一个八度,而在乐器的制作上却比传统的“六孔笛”还要简单(少开三个孔)。“七孔笛”前所未有地拓展了竹笛的表现力,实现了中国传统竹笛在音域上千百年来的重要突破。

  在11月举行的“霜竹神韵刘正国笛子作品暨刘氏“七孔笛”首奏音乐会“上,刘正国教授共演奏了11首曲目,他通过其中新创及改编的牧童三曲(《牧归》等)和《良宵》《婺江欢歌》《新编欢乐歌》《江南吟》《小桥•流水•人家》这八首乐曲的演奏,全方位展示了刘氏“七孔笛”的神奇魅力。其中《布谷忙》《牧归》《巢湖泛舟》《花三七》都是刘正国教授个人的原创作品。刘正国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巢湖泛舟》这支曲子是我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创作的,1980年曾由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录音于华东省一市展播”。而其他部分曲目也是由他自己完成编曲、改编及配器工作。此次音乐会为中国笛坛带来一股清新风气,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著名音乐学家、原南艺音乐学院院长伍国栋先生热情评价它是“艺术与学术的有机、和谐的结合”,并将刘正国教授在学术和艺术两方面的成就称之为难得的“刘正国现象”。

  采访时,笔者有幸阅读到一位比刘正国教授年长的同行“粉丝”寄来的祝贺信,信中这样写道:“音乐会让我们感动,笛界震动,史无前例。从你的演奏技艺到选曲等都非常成功!特别是《巢湖泛舟》、《花之七》,把安徽的美好风情和地方戏曲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笛箫名家周林生老先生更是在网上撰写了《一孔越千年》的文章,文中高度赞扬说:“刘氏‘七孔笛’的发明,将中国笛的发展向前超越了一千五百年,真是一孔越千年啊!……刘氏‘七孔笛’将会在今后漫长的时空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发出越来越嘹亮的充满艺术魅力的声响,这是毫无疑问的!”

  虽然蜚声海内外,但刘正国教授至今却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布衣教授”。荣誉面前他十分淡然:“我还有很多研究要做,很多论文要写,我的愿望是让更多的人知晓我们中华民族9000多年的音乐文明史,让它重新发扬光大。”一转身,他又投入了繁重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斜吹”龠类乐器申请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撰写论文冲刺《Nature》杂志;筹办个人作品的独奏会;组建刘正国笛龠工作室……在清贫寂寞的学术之路上,温润儒雅的刘正国教授走得很执着、很坚定。

创制“九孔龠” 开当代古龠演奏艺术之先河

  在理论考证的基础上,刘正国教授还致力于濒临失传的古龠演奏艺术的研究与开发,成功创制出新型的“九孔龠”(国家专利号:ZL95227204.0)。

  刘氏“九孔龠”既保留了古老的“斜吹”之法、又有科学的按手行自然持势排列的“九孔”设置,可以快速流利地演奏十二个半音,同时又与传统的管乐指法毫不相悖,其音域达到了三个八度,其音色质朴、雄浑,具有兼笛、箫、埙的于一体的特点。这不仅是一件有着8000年遗风余韵的特色独奏乐器,还是一种可以填补当代民族管弦乐队中声部的理想的新声源。

  近年来,刘正国教授先后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香港、澳门,以及日本等地的高等学府举办古龠专题学术讲座和演奏活动,备受赞誉。2001年间,刘正国教授应香港中乐团之邀,担纲了在香港大会堂举行的大型民族音乐会“迴响八千年”的客席独奏,登台吹奏多首古龠协奏曲,在当地引起轰动,并被海内外众多媒体评价为“破解了‘龠如笛’的千古之迷”、“开当代古龠演奏艺术之先河”(香港《大公报》等)、“使断响千年以上的古龠又重续香火、再现辉煌”(台湾《省交乐讯》)。

  由于刘正国教授对笛龠研究、开发的杰出贡献,中央电视台特邀他参加了《寻找失落的文化———龠》的专题拍摄,录制了他编创并演奏的《妆台秋思》等五首古龠独奏曲,向全国演播。香港TVB电视台也为其录制专题节目《在淹没的边缘》,包括《中国日报》、《人民音乐》在内的各大媒体均对其古龠艺术成就给予专题介绍和报道。

  刘正国老师自2003年“人才引进”来到上海,任教于我校的音乐学院后,成就卓著、硕果累累。目前,他主要负责“中国音乐史论”和“笛龠演奏与教学”两个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着力推广“九孔龠”与“七孔笛”。值得一提的是,刘教授还有一手绝活:一张普普通通的白纸,在他手中卷成一个筒后,就是一管会流淌美妙音符的“乐器”。在今年“上海市科技节”的开幕式上,刘正国教授应邀现场演奏绝活“空管吹律”,当《阿细跳月》《苗岭的早晨》等动人的旋律从纸卷中缓缓流出时,现场所有的人都被惊得瞠目结舌,此等“斜吹”绝技更是让在场的副市长沈晓明和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等领导赞叹不已。周汉民当即表示:“刘教授的这种演奏绝技应该要推到2010年世博会上展示!”在今年上半年市总工会正式命名的首批8项“上海市职工岗位绝技绝招”中,刘正国教授的“空管吹律”被名列榜首。(撰稿 赵威 黄玉佩 颜彦)

采访手记

        采访刘正国教授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上了一整天课的刘老师如约而至,一点都能没有名人的架子。来到刘老师的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上古色古香的书斋名。入室,形形色色的竹笛乐器摆放有序,古朴简洁,颇有一番韵味。这位“布衣教授”耐心地介绍着有关古龠和七孔笛的知识。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乐理方面的知识,他特地让我们阅读了《伶伦作律“听凤凰之鸣”解迷》一文,并让我们把玩了一下精致的“九孔龠”与“七孔笛”,尤其是“九孔龠”,它的孔看似分布得不像别的笛子那么整齐有序,但倘若把手指自然地往上一摆,就正正好好依势摁在了孔上,正是妙不可言!

来源:《上海师大报——月末特刊》 2009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