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青年指挥黄炎佳燃起的激情,在音乐会结束后仍在持续燃烧。日前,我校教师、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指挥黄炎佳作为唯一应邀的中国指挥家,在维也纳音乐厅莫扎特大厅执棒指挥了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2011-2012音乐季中的“国际获奖者音乐会”。这是中国指挥家的名字首次出现在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的音乐季节目单上。黄炎佳此次受邀,不仅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荣耀,也是所有热爱这一职业的指挥者心中的梦想和追求,更是华人音乐家们在世界音乐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体现。为此,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音乐情结:名家成长足迹
初见黄老师,便被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音乐气质所吸引。镜片后,清澈双眸浅含笑意,温和沉静含蓄矜持;脸上,稍带有些许威严,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内在的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力,能将世界上各种百十号人的乐团“焊接”在一起,在瞬间爆发出同一种音响。黄炎佳,放下指挥棒,褪去燕尾服,更像一位亲切和蔼的大哥哥,十几年的艺术生涯,舞台上下,乐池内外,一幕又一幕,因回忆而变得鲜活生动。
说起与音乐的情缘,黄老师立刻打开了记忆之门。这么多年来他在音乐上的努力和对艺术事业的热忱,其实归根结底,和他小时候的音乐情结是分不开的。黄炎佳从三岁半就开始学习钢琴,并开始表现出音乐上的才能和领悟力,后来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接受专业的钢琴训练。2001年,他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跟随张眉教授学习乐队指挥。教授的引导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他学到了非常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以说,上海音乐学院是他成长的一个摇篮,对他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岁那年,是黄炎佳音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年。这一年,他步入了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并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被在全欧洲颇具声望的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挑选进指挥系,由此便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求学之旅———成为这所已经有着近两百年历史、被誉为“世界顶级指挥大师的摇篮”、曾经诞生过阿巴多、祖宾梅塔、西诺波利、扬松斯等载入音乐史册的指挥家们的名校历史上首位以全额满分成绩毕业的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指挥学生。6年间,黄炎佳在这座艺术的殿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领略优秀的文化,追求艺术的欲望日益强烈。他怀着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无限的享受感在学习规定课程的同时,大量涉猎了中外优秀音乐名作和文学作品。经过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的亲自指教,加上大胆的艺术实践,他成为了在校生中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曾参加过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法比奥·路易西的指挥大师班,并获得过大师的高度赞誉;在2009年的毕业音乐会上更是凭借着一曲《在库普兰墓前》,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邀请指挥该乐团音乐季音乐会的毕业生。
良师益友:走向成功之路
黄炎佳说:“我一直觉得非常幸运,从三岁半开始学钢琴一路走到现在,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教授。”谈起恩师张眉和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黄炎佳更多的是敬重和感激。张眉是黄炎佳大学时期的乐队指挥老师,这门课也是他大学期间最喜欢的课,除了喜欢指挥本身外,还因为张老师经常会在课上教授一些人生哲理,让他至今受益匪浅。
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指挥家,在音乐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从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那里,他系统学习、分析、掌握了18———20世纪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中外代表作品;学习了指挥法、作曲、乐队法、合唱学、歌剧伴奏与演绎等专业基础课。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在音乐上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值得花十年、几十年泡在乐队里“磨剑”,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跟随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的学习,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并深思了许多在大学课本上没遇到的问题,思想认识上不断升华,不断地充实自己,打开自己的视野。他与教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心朋友。
在2009年的毕业音乐会上,他们学校的12名毕业生和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炎佳气势凌厉、明快细腻、毫不拖泥带水的指挥风格,加上过硬的技术和超凡的感染力马上吸引了大家。演出结束后,该乐队的经理直接向他发出了邀请,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邀请指挥该乐团音乐季音乐会的毕业生。之所以能获得这个邀约,和他在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那里学到的扎实的指挥技能密不可分。此外,他还非常注重文化的交流,“通过语言进入他们文化的氛围,真正学习他们音乐当中的精髓,所以毕业音乐会上指挥的这个乐曲,对音乐的诠释就完全获得了维也纳音乐界的认可,我相信这是受邀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黄炎佳说。
一曲成名,这次演出为黄炎佳打开了欧美各大音乐节之门,几年里他与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有了同台表演。除了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和韩国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之外,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亦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多次与之合作,并计划于2012年6月再次邀请他赴比利时指挥演出。和这些荣誉相比,黄炎佳更看重音乐对艺术再阐释的价值,“对音乐来说,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它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所以,我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指挥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指挥,应更多地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之上。一个优秀的指挥,不是炫耀自己的技巧有多么出色,而是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的温暖。”
不懈追求:引领艺术发展
黄炎佳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是他的音乐天赋加勤奋努力结出的硕果。他说:“天赋+努力+机遇=有可能造就出‘大师’。”到维也纳的时候,黄炎佳基本上不会说德语,但他非常好学,每天都会把不认识的生词记下来,然后回家查字典把它掌握。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仅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和他们进行基本的交流了。除了努力之外,天赋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天赋,需要自己去挖掘,当你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时,你要去坚持,因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不能放弃。”正如他所说,从三岁半接触钢琴,并一路坚持下来,再加上努力和机遇,最后获得了成功。除了指挥之外,他非常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在音乐范畴之外,各种各样的艺术都深深吸引着他,绘画、书法、雕塑……这些人类艺术的精华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灵感和启发,为他的表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在黄炎佳多种身份中,他最看重的是指挥,指挥艺术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要尽他所能,为人们搭建一座桥梁,让他们有机会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如果人们内心的音乐空间因此变得不再贫瘠,他将无比快乐,这也是他认为的一位指挥家的艺术价值和使命。当谈及他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时,黄炎佳的脸上露出了沉重之色。他认为我们国家在音乐普及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不少人对音乐的理解还比较表层和浮浅,这是他以后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认识到,伟大的艺术家将人类音乐遗产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所要做的,是搭建起一座桥梁,把他们的音乐传递下去,使更多的人能走入音乐,能享受音乐。”
黄炎佳威而不怒、充满东方人情味的演出风格,加上出色的掌控力,以及与乐团合作“融洽到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力,赢得了国际乐坛的青睐。正如谭利华所说的:“一个民族不能只看小人书,而要有自己的文学巨著;同样,也不能只听流行歌曲,而要有自己的交响乐。”畅想未来,黄炎佳说,将致力于指挥事业,他要通过自己的指挥,把最优秀的交响乐介绍给人民,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尽自己的一份力。黄炎佳以音乐为生命,他的人生也在音乐的旋律中得到了升华。(记者章卉)
黄炎佳,1983年出生于上海市,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乐队指挥专业最高学位(硕士)获得者,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自2009年起分别担任韩国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波兰布雷斯劳爱乐乐团、上海爱乐(交响)合唱团客席指挥,2009年至2010年度曾担任浙江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此外,他还以钢琴家的身份作为钢琴独奏分别与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等进行过合作演出,并获得了浙江省第二届“青年歌唱家”大赛暨“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优秀钢琴伴奏奖”。
音乐情结:名家成长足迹
初见黄老师,便被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音乐气质所吸引。镜片后,清澈双眸浅含笑意,温和沉静含蓄矜持;脸上,稍带有些许威严,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内在的控制力。而这种控制力,能将世界上各种百十号人的乐团“焊接”在一起,在瞬间爆发出同一种音响。黄炎佳,放下指挥棒,褪去燕尾服,更像一位亲切和蔼的大哥哥,十几年的艺术生涯,舞台上下,乐池内外,一幕又一幕,因回忆而变得鲜活生动。
说起与音乐的情缘,黄老师立刻打开了记忆之门。这么多年来他在音乐上的努力和对艺术事业的热忱,其实归根结底,和他小时候的音乐情结是分不开的。黄炎佳从三岁半就开始学习钢琴,并开始表现出音乐上的才能和领悟力,后来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接受专业的钢琴训练。2001年,他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跟随张眉教授学习乐队指挥。教授的引导加上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他学到了非常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以说,上海音乐学院是他成长的一个摇篮,对他的一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岁那年,是黄炎佳音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年。这一年,他步入了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并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被在全欧洲颇具声望的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挑选进指挥系,由此便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求学之旅———成为这所已经有着近两百年历史、被誉为“世界顶级指挥大师的摇篮”、曾经诞生过阿巴多、祖宾梅塔、西诺波利、扬松斯等载入音乐史册的指挥家们的名校历史上首位以全额满分成绩毕业的来自于中国大陆地区的指挥学生。6年间,黄炎佳在这座艺术的殿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领略优秀的文化,追求艺术的欲望日益强烈。他怀着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无限的享受感在学习规定课程的同时,大量涉猎了中外优秀音乐名作和文学作品。经过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的亲自指教,加上大胆的艺术实践,他成为了在校生中小有名气的人物。他曾参加过意大利著名指挥家法比奥·路易西的指挥大师班,并获得过大师的高度赞誉;在2009年的毕业音乐会上更是凭借着一曲《在库普兰墓前》,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邀请指挥该乐团音乐季音乐会的毕业生。
良师益友:走向成功之路
黄炎佳说:“我一直觉得非常幸运,从三岁半开始学钢琴一路走到现在,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教授。”谈起恩师张眉和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黄炎佳更多的是敬重和感激。张眉是黄炎佳大学时期的乐队指挥老师,这门课也是他大学期间最喜欢的课,除了喜欢指挥本身外,还因为张老师经常会在课上教授一些人生哲理,让他至今受益匪浅。
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指挥家,在音乐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从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那里,他系统学习、分析、掌握了18———20世纪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中外代表作品;学习了指挥法、作曲、乐队法、合唱学、歌剧伴奏与演绎等专业基础课。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在音乐上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值得花十年、几十年泡在乐队里“磨剑”,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跟随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的学习,也使他有机会接触并深思了许多在大学课本上没遇到的问题,思想认识上不断升华,不断地充实自己,打开自己的视野。他与教授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知心朋友。
在2009年的毕业音乐会上,他们学校的12名毕业生和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黄炎佳气势凌厉、明快细腻、毫不拖泥带水的指挥风格,加上过硬的技术和超凡的感染力马上吸引了大家。演出结束后,该乐队的经理直接向他发出了邀请,成为该校历史上首位被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邀请指挥该乐团音乐季音乐会的毕业生。之所以能获得这个邀约,和他在乌罗斯·拉尤维奇教授那里学到的扎实的指挥技能密不可分。此外,他还非常注重文化的交流,“通过语言进入他们文化的氛围,真正学习他们音乐当中的精髓,所以毕业音乐会上指挥的这个乐曲,对音乐的诠释就完全获得了维也纳音乐界的认可,我相信这是受邀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黄炎佳说。
一曲成名,这次演出为黄炎佳打开了欧美各大音乐节之门,几年里他与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等世界名团有了同台表演。除了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和韩国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之外,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亦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多次与之合作,并计划于2012年6月再次邀请他赴比利时指挥演出。和这些荣誉相比,黄炎佳更看重音乐对艺术再阐释的价值,“对音乐来说,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它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所以,我特别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指挥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指挥,应更多地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之上。一个优秀的指挥,不是炫耀自己的技巧有多么出色,而是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与人文的温暖。”
不懈追求:引领艺术发展
黄炎佳能成为一位优秀的指挥家,是他的音乐天赋加勤奋努力结出的硕果。他说:“天赋+努力+机遇=有可能造就出‘大师’。”到维也纳的时候,黄炎佳基本上不会说德语,但他非常好学,每天都会把不认识的生词记下来,然后回家查字典把它掌握。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仅仅用了2、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和他们进行基本的交流了。除了努力之外,天赋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天赋,需要自己去挖掘,当你意识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时,你要去坚持,因为这是上天赋予的,不能放弃。”正如他所说,从三岁半接触钢琴,并一路坚持下来,再加上努力和机遇,最后获得了成功。除了指挥之外,他非常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在音乐范畴之外,各种各样的艺术都深深吸引着他,绘画、书法、雕塑……这些人类艺术的精华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灵感和启发,为他的表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在黄炎佳多种身份中,他最看重的是指挥,指挥艺术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要尽他所能,为人们搭建一座桥梁,让他们有机会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如果人们内心的音乐空间因此变得不再贫瘠,他将无比快乐,这也是他认为的一位指挥家的艺术价值和使命。当谈及他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时,黄炎佳的脸上露出了沉重之色。他认为我们国家在音乐普及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不少人对音乐的理解还比较表层和浮浅,这是他以后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认识到,伟大的艺术家将人类音乐遗产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所要做的,是搭建起一座桥梁,把他们的音乐传递下去,使更多的人能走入音乐,能享受音乐。”
黄炎佳威而不怒、充满东方人情味的演出风格,加上出色的掌控力,以及与乐团合作“融洽到可以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力,赢得了国际乐坛的青睐。正如谭利华所说的:“一个民族不能只看小人书,而要有自己的文学巨著;同样,也不能只听流行歌曲,而要有自己的交响乐。”畅想未来,黄炎佳说,将致力于指挥事业,他要通过自己的指挥,把最优秀的交响乐介绍给人民,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尽自己的一份力。黄炎佳以音乐为生命,他的人生也在音乐的旋律中得到了升华。(记者章卉)
黄炎佳,1983年出生于上海市,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乐队指挥专业最高学位(硕士)获得者,现任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自2009年起分别担任韩国欧亚室内音乐节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维也纳室内交响乐团、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波兰布雷斯劳爱乐乐团、上海爱乐(交响)合唱团客席指挥,2009年至2010年度曾担任浙江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此外,他还以钢琴家的身份作为钢琴独奏分别与比利时石英室内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等进行过合作演出,并获得了浙江省第二届“青年歌唱家”大赛暨“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优秀钢琴伴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