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自主化,更要去功利化——薛世君发表在《每日新报》上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8-16浏览次数:1005


          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出“高校去行政化”的同时,也在“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中,增加了“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认为,“这一修改将改变目前政府审批导致专业设置‘一窝蜂’的现象,有利于学校发展特色专业,告别千校一面。”

  由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确实是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题中之意,也是释放高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当然是教育改革的一次进步,但是能否如谈松华所说的那么乐观,就此改变专业设置“一窝蜂”的现象,告别“千校一面”的局面,笔者表示怀疑。当然,这并非是否定规划纲要的积极意义,而是想强调,专业设置自主化并不能一劳永逸,自主化之后,把如何化解“跑偏”的危险提上日程也是刻不容缓。

  如今的高校专业设置已然“跟风化”、“功利化”。“一哄而上”的现象不胜枚举——计算机热潮中,很多专业都“打扮”得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中国加入WTO前后,“国际贸易”专业遍地开花。往往都是“大跃进”之后又快速“鸡肋化”。再者,就是“功利化”昭然若揭——有的高校为了“综合性”,像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等“冷门”专业也门门都开。也有不入流的高校看到中文、历史等专业不像工科专业那样需要大量经费和技术设备投入,容易开设,就硬着头皮上马。本来是凭实力说话的专业设置,却成了分食教育利益的工具。即便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开设的高尔夫球和奢侈品管理等专业,虽然从专业设置角度来讲颇有创新精神,但其高学费、办学随意混乱依然广受非议,功利化色彩挥之不去。

  高校专业设置自主化之后,这样的功利化趋势又该如何避免?也许有人会说,市场会自动调节、“削峰填谷”。可是,在高校专业设置审批制下尚且如此“一窝蜂”,自主化后,跟风岂不是更便利?窃以为,专业设置的关键,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审批不审批,也不能完全寄望于“自我调节”,而应该务实理性,开好前后两扇门——新专业前门进,“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专业后门出。

  由此,专业设置自主化之后,必须打好针对功利化的补丁。一方面要避免新专业不切实际、盲目跟风——比如,美国大学设置新专业一般会先到业界调研,研究该专业方向的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再根据市场需求设置教学内容,学用紧密结合,专业设置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要挤“专业泡沫”,建立严厉的专业退出机制。对于那些滥竽充数的鸡肋专业,那些为逐利而拼凑的“跟风”专业,不妨设置一定的退出条件,既然自主化暗含市场竞争之意,市场准则也就必不可少,否则就会乱套。

  专业设置自主化确为一大进步,但是如何避免重蹈此前专业设置功利化的覆辙,当是自主化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毕竟,这就好像重伤患者能够下床走路确实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走路”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再“治疗”,而精心“治疗”则有助于今后更自由便利地“走路”,专业设置自主化,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