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给力”上海公共文化发展——何云峰发表在《文汇报》上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2-17浏览次数:1385


来源:文汇报2010年11月22日12版 论苑
标题:世博会“给力”上海公共文化发展
作者:何云峰

        世博会在本质上是一次公共文化的盛会,在内容上是公共文化的独特展示。世博会对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公共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挑战。探讨利用世博效应全面推动公共文化发展迈向新台阶,很有意义。

一、世博会为上海公共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

        公共文化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指的是为满足社区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它是在社区内由国家或社会兴办的以面向社区居民为主的非营利性的各项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主要包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公共性。公共文化是一种“文化场”,必须是对公众开放的。第二,公益性。公共文化是公益性的文化,只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是公共文化。第三,政府主导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主体也可以是多元的。政府部门、营利性机构、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过,由于公共文化是公益性的文化,从保障文化权利公平的角度看,必须要以政府为主导。第四,系统性。一方面,公共文化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本身又是一个子系统,包含了许多方面。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是上海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世博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共文化的盛会。这是因为:

        世博会在性质上是属于公益性的。根据有关报道,世博会场馆建设总投资在180亿元以内,营运总费用预计将达到106亿元。公众支付的门票费用,只是意味着公众分摊了办博的部分成本。这正是公共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世博会在内容上是公共文化的独特展示。无论哪个国家的展馆基本上都没有离开展示自己文化的主线。虽然整个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文化性,只不过是以展示未来城市发展愿景的形式来展示文化而已。况且,许多国家都在自己的场馆非常用心地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世博会是一场世界文化大盛会。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传统”、“经济”、“环境”、历史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例、多元文化碰撞融合。通过各种国际活动的举办和参与来展示文化,呈现历史,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形象。

        世博会对中国特别是上海的公共文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世博会为上海公共文化总量增加提供了机遇。根据规划,世博会结束后,园区将被规划建设成为具有会展服务、文化交流、市民休闲等综合功能,生态景观良好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其中包括将永久保留的一轴四馆五个标志性建筑。这些被保留的场馆以及未来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建设,将给上海公共文化增加总量。这样的增幅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会给上海公共文化的总体布局带来影响。当然,未来的公共活动场馆和区域也有如何管理的问题,希望它将来还是公益性的开放场所,否则,它的公共文化性质就可能无法充分体现。

        其次,世博会为提高上海公共文化水平提供了机遇。在办博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世博会整个服务中得到了很好贯彻。公共文化惠及的是社区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它对于社区和谐与稳定有重要意义。从作为基层文化的公共文化直接为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服务来看,公共文化本身就带有以人为本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另一重要内涵,就在于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世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主要就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参与。这也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好思路。公共文化虽然要以政府为主导,但它更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是世博会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为上海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真正行得通的路径。

        最后,世博会为上海公共文化展示提供了新的平台。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给上海公共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面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大平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将大大推进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为了适应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公共文化的开放性、国际性是必然的要求。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各种新思想、新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它用文化的力量震撼人类的心灵,用建筑、音乐、戏曲、舞蹈等人类共同的语言,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种文明相互交流。这样的盛会,也为上海的地区性公共文化提供了众多的展示机会,可以藉此多视角地体现上海公共文化领域的创新精神,以科技展示、文化展现、人文素质向全世界展示文化上海的真精神。

二、世博会为上海公共文化发展带来新挑战

        机遇往往同时意味着挑战。世博会虽然给上海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挑战也是多方面的。

        世博会对传统公共文化概念提出了挑战。按照有关学者的定义,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及其被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等)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公共文化是整个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提供主体要以政府为主导,提供对象是面向公民(及其被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等)。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公共文化是一定层级的政府向其所辖公民(及其被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等)提供的旨在满足其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公共产品。由于它保障的是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体现,所以,它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世博会属于公共文化范畴,但它却突破了关于公共文化的传统观念。世博会既提供了展示上海公共文化的平台,也是全国和全世界公共文化的盛大宴会,既面向举办地的本土公民,也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开放,在提供主体上超出了传统的“政府”概念,也在提供对象上超越了传统的“公民”概念。这对我们传统的公共文化概念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修正传统的公共文化概念。世博会可以使人们重新审视原来的狭隘文化观念,从而认识到:满足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本身包含着对跨地区文化和国际文化的了解和交流。这是世博会对我们传统的公共文化观念做出的改变。

        世博会对公共文化模式提出了挑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传统意义上是满足本地区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但世博会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打破了这种地域限制。世博会的文化展示主体是全国和全世界各地政府。这表明,上海以外的政府在面向非本土公民提供公共文化。这样一来,公共文化的模式比起人们的传统理解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主要面向本土公民的公共文化模式和主要面向非本土公民的公共文化模式。两种文化模式,都为政府所采纳。

        世博会对公共文化管理也提出了挑战。世博会使公共文化的对象十分多样化。参展方的协调和管理本身就是新课题,国际的、国内各地区的游客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也有不同的需求。满足如此多样的服务对象,对世博会的管理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世博会的极端游客量超过100万,没有良好有序的管理,成功办博难以想象。世博会期间各种演出2万余场,这既是空前的文化大餐,同时也为管理协调提出了高要求。此外,后世博的文化延续问题也是公共文化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例如,世博后一轴四馆保留下来后,对今后上海的公共文化总量肯定会有不少贡献,但这要求有相应的管理。所有这些表明,世博会对公共文化管理甚至整个公共管理提出了巨大而系统的考验。

三、充分利用世博效应,推动上海公共文化迈上新台阶

        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举办之后,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利用世博效应,勇敢而主动地迎接各种挑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公共文化迈上新台阶。

        利用世博效应塑造公共文化的国际品牌。世博会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盛会,不仅为展示公共文化提供了平台,更重要的是,它为塑造公共文化的国际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公共文化一般都受地域限制,阻碍了其国际化进程。世博会恰恰是克服这种不利影响的重要契机。目前,上海的公共文化尚缺乏叫得响的国际品牌,除了外滩和城隍庙等传统名片之外,其他品牌还没有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世博会后将保留一轴四馆;世博会本身的国际影响力,为把保留的世博园区打造成国际品牌提供了坚实基础。这仍然需要整体包装,包括名称、商标、旅游规划、展示设计、内容丰富等。同时,还可以借世博效应打造其他文化品牌并适时推向国际社会。这对推动整个上海的公共文化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世博效应系统构建上海公共文化布局。公共文化布局是涉及保障公民享有公平文化权利的民生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世博会给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留下新的文化地标,由此也对公共文化的布局带来影响。原有和规划中的公共文化设施应据此适度调整。由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日益走向社会化,政府会越来越多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保证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文化的合理布局,还要考虑社会化的公共文化布局。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都会注重以少量的财政资金构建并成功运作庞大的公共文化体系,因为它们很善于设计一套鼓励社会各界(包括个人)参与公益事业的税收及法律体系,并善于利用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公益组织作为有力补充。有些国家直接由政府补贴的公共文化机构比例甚小,但政府对慈善捐助或捐赠的公益事业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可以预期的是,我国也会越来越多地借鉴国外经验,更加注重通过税收杠杆等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赞助公共文化项目。这样,社会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会对整个公共文化布局产生影响。后世博时代,这种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为此,必须从多方面系统构建上海的公共文化布局。

        利用世博效应带动上海公共文化整体内涵的提升。公共文化的发展既要有量的增长,也要有质的提高。世博会不仅为上海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带来了量的增加,还对提升上海公共文化的整体内涵产生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利用世博效应,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公共文化内容和形式。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2009年重大研究项目《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9JJD840012>阶段性成果。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