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背着灵魂飞越城乡——杨剑龙发表在《文学报》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29浏览次数:627


        诗人陈仓,近年多了一个身份,小说家。从2012年到2015年,他一口气写了十八个中篇,围绕的都是新时代农民进城的困境故事。今年这些中篇结集出版,形成了八本“陈仓进城”系列。陈仓是陕西商洛丹凤人,同样是以商洛为故乡的作家贾平凹在看完这些作品后,感到兴奋,他说陈仓的写作有诗人的敏感和敏锐,写出了当代农民进城后的痛苦感,而且陈仓自己“以文化人的身份去流浪、漂泊,一无所境,他以这种形式来体现这个社会,体现他的苦难”。

        陈仓的多重身份的确都在参与着他的小说构建,评论家杨剑龙说,陈仓是在以诗人的诗性、记者的思考、文化人的漂泊感共同书写这“八部曲”。他的小说不仅打动了他的家乡人和出版编辑,也让年轻读者受到震动。在近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举办的“陈仓中篇小说研讨会”上,青年评论家们细读讨论了陈仓小说中的“进城”问题。这些讨论让陈仓意识到年轻读者同样在关注与反思这一时代症结。

        在这十八部中篇里,与会者都注意到陈仓思考的方向是不断在变化的,从为何进城到进城后的种种窘迫再到回乡后面对乡村凋零的试图拯救,他在一步步进行着自己的试验,试图打开一个个巨大的时代环扣。事实上,陈仓把诸多自己经历放入了其中,他从陕西辗转全国各地,定居在上海,他对城乡两者有着复杂情感,在最初的中篇里,他对城市进行了较多的否定,他说:“每个时代都会让一个群体受到伤害,这个时代就是农民工,这是时代的阵痛。”他意识到“进城”不仅是整个乡土世界的焦虑,也是原动力,即便大多数人进城后只是过客,仍然过的是底层生活,也依然挡不住这无数人进城的洪流。评论家温江斌注意到《麦子进城》与《父亲进城》这两个中篇,单纯的年轻人麦子与年迈的父亲进城后都遭遇了啼笑皆非的故事,他们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不仅体现在被嘲弄的喜剧当中,也在一步步被隐性伤害之中产生了悲剧感。不仅是人的视角,陈仓还以动物视角提供了这种隔膜感的异化体验。评论家李祝萍以《羊知音》《小猪进城》为例,讲述两个动物进城后所遇到的待遇。当二胡艺人在街头表演无人驻足欣赏的时候,是那只来自同一个家乡的羊学会了欣赏,陈仓说:“在这部小说里,一只平淡无奇的羊成了人们的偶像,一个苦苦寻梦的人成了人们的笑柄,由于从农村到城市生活场景的变迁,各自的境遇却完全不同,一个人敌不过一只羊,人性敌不过畜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意外。所以说,一个找不到知音的世界,灵魂是无法寄托的,应该是畸形的,也是悲哀的。”

        研讨会主持人杨剑龙回应认为,这些中篇是陈仓撕开了自己的矛盾与苦痛给读者看。由此,读者会看到陈仓在后期的中篇中开始思考如何从城市退回故乡的可能。面对乡土世界的凋敝,他在《空麻雀》里试图给那些希望落叶归根和拥有乡愁的人以拯救,但最终他发现这些都是徒劳无功,“月亮是这味药吗?繁衍是这味药吗?好像统统都不是的,它只能治表,而不能治本”。他认为人最幸福地方在于在哪里出生也在哪里归葬,当《父亲的棺材树》里父亲培育几十年用于打造自己棺材的树都被偷走时,这个涉及乡土世界最根本的生死观问题也遭到了重创。陈仓终于承认了还乡之不可能以及重建乡村文明之无力感。

        写作这些中篇过程中,陈仓一直保持着对城乡的对比观察,他说当他在陕西时,上海就是远方,而定居在上海后,家乡成了远方,他无法放下这种回望的姿态,也转向思考是否两者有融合的可能。《墓园里的春天》《从前有座庙》是他最新发表的两部“扎根”系列中篇,这两个故事都涉及了城市里信仰问题,陈仓试图从这个生命基本问题来看待乡村来的年轻人如何与城市达成互相理解和救赎的可能。

        一个夹在城乡之间的写作者是苦痛的,一个不断思考城乡如何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写作者也是敏锐的,陈仓说,他庆幸自己是农民的孩子,他永远会带着这个灵魂去思考现实困境,“进城”是几代人的命运,也终究需要去理解去良善相待,“每个背井离乡的人,其实都有两块碑。碑上雕刻着完全不同的墓志铭”。

《文学报》2016年4月28日报05《人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