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3浏览次数:2784


       5月8日,我校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杨仲南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The tapetal AHL family protein TEK determines nexine formation in the pollen wall”的文章(Nature Communications 5:3855)。

       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受绒毡层细胞转录因子AMS直接调控的AHL家族蛋白TEK特异控制花粉外壁内层的形成。植物花粉外壁是花粉粒表面的一层坚硬而具有粘性的结构,在保护花粉免受环境破坏、促进花粉与昆虫以及花粉与柱头之间的附着与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花粉外壁分为两层:有蜂窝状的外壁外层(sexine)以及平坦的外壁内层(nexine)。这两层的合成物质来源于花药绒毡层细胞。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外壁外层,作为植物花粉壁共有的一层结构,外壁内层的了解非常有限。拟南芥tek突变体的花粉外壁外层结构完好而内层特异性缺失,导致了花粉的完全败育,这表明外壁内层的形成对于花粉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TEK基因编码一个在绒毡层高效表达的AT-HOOK家族蛋白。该基因受到绒毡层发育关键因子AMS的直接调控。该项研究揭示了绒毡层通过转录因子调控通路分别控制外壁外层(sexine)以及外壁内层(nexine)的发育,促进了人们对对花粉壁形成分子机制的理解。

       该项研究主要由博士研究生楼悦、徐晓峰以及朱骏博士在杨仲南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同时该论文还得到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Stephen Blackmore教授的指点。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重大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以及生环学院种质资源平台的经费支持。

(供稿: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