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举办“科学家精神”系列首场讲座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13


11月23日下午,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学家精神”系列首场讲座在奉贤校区科技楼B301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小明以“化学之用、之美及科研点滴”为主题,带领同学们领略生活和科研中的化学之美,引领大家在做科研的道路上踏出坚实的一步。讲座由院长杨仕平主持,学院15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讲座。

轻敲化学大门,揭秘化学之美

 “希望能够激起大家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的追求。”在陈小明院士表达本次讲座活动的初衷后,一个离我们很近的化学世界缓缓呈现在同学们眼前。陈小明院士从化学的定义——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为主的科学说起,谈到其作为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化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支撑了自己的发展,还支撑了别人的发展。”

化学在衣食住行多个方面的无处不在印证着这一说法。在化肥农药、抗生治癌药物、汽车安全气囊、航天航空等方面中,化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小到我们日常使用的润肤露、油墨、药品,大到化学发明如水泥、塑料、宇航服等,疾病经化学之手可以更早地被检测和控制,智能开发领域在化学支持下蒸蒸日上,化学助力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借此,陈小明院士指出了化学最为“美丽”的一面——推动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每一个里程碑。

随后,陈小明院士也用美丽耀眼的人工钻石、绚丽多彩的烟花等展现了化学不同形式的美。陈小明院士以孔洞结构为例,展现了化学家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设计与合成各种结构独特的物质,“这些物体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也可能只是一个化学家所做的漂亮活。”

挖掘化学趣味,走好科研大道

以美丽耀眼的人工钻石、绚丽多彩的烟花等展现了化学不同形式的美后,陈小明院士提出,化学是一种合成奇妙结构的材料和物质的艺术,并从他们团队创制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出发,分享科研点滴和成为化学“艺术家”的心得。

在研发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实验条件苛刻、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设想和方法,最终团队成功发表成果。陈小明院士介绍了这一MOF材料的应用优点,它可以出现在不同气体分子的分离中、二氧化碳转换乙酸的催化剂中,甚至未来可能实现硝酸盐转化成尿素。这些重要的发现可以助力环境保护、减少资源能耗,响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求。

小明院士强调,虽然化学不是万能的,但化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投身到科技事业中去,力所能及地为化学学科贡献力量。


最后,陈小明院士以自己团队研发生物酶催化剂为例,详细回答了同学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表示在实验中总有与预料不同的地方,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实验细节,查缺补漏,尽可量地减少这些问题。

 

本次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陈小明院士的分享激发了同学们对化学研究的热情,对科研的道路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同学怀抱求知欲望,在化学科研之路上探索前行,做化学学科的“艺术家”,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摄影:邹安琦  作者:刘晓曼、朱丹、宁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