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2024年12月2日
标题:中外历史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女性
记者:鲁迪秋、高启航
2024年11月1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编辑部主办的“中外历史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女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召开。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报刊、出版社等媒体工作者相聚一堂。参会人员达182人,提交论文139篇。与会学者围绕现代化进程中女性的处境、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外历史上的女性状况、性别关系等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与评议。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金佩、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海燕、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郭小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董丽敏教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黄韬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教授、《妇女与性别史研究》主编裔昭印主持。
在大会研讨环节,山西师范大学畅引婷教授深入挖掘了中国女性研究的开拓者李小江的本质论女性主义,细致分析了李小江理论的基础和方法论意义,肯定了李小江的理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世界女性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美国罗文大学王晴佳教授从史学发展的角度,对数十年来的世界妇女性别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指出妇女性别史为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议题,为构建更加多元丰富的历史学图景奠定了基础。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对比研究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传统,指出古代中国与古希腊的性别观念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差异,认为回顾梳理两种传统可以为构建当代男女关系提供借鉴。香港浸会大学刘咏聪教授利用清代女性遗留的极其丰富的原材料,分析了当时暮年女性的所思所想。中山大学曹鸿副教授提出,美国围绕着婚姻、家庭和生育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中的政治文化和政治运作在其中又呈现出复杂而矛盾的面相。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黄琼瑶以晚清图像媒介如何展示女性之罪为线索,探讨了《点石斋画报》中展现的三类展现负面女性形象的图像,指出这些图像体现了在晚清的混乱局势中,男性执笔者对不符合男性期待的女性的强烈惩戒欲,以及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回顾了“慰安妇”问题30年研究的历程,讲述了他开始“慰安妇”问题研究的动因,介绍了30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华东师范大学讲师王燕探究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劳动”概念的演变及其对女性的影响。她认为,英国及其殖民政府的人口调查统计构建出不劳动的“家属”类别,后经陶孟和等社会调查学者进入中国,从而塑造了“家属”的“依赖者”形象。此后,《劳动年鉴》的出版表明,“劳动”的概念被知识精英和国家高度简化,由此深刻影响社会对妇女劳动及其价值的认知。上海师范大学讲师鲁迪秋从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建国初期公民身份的性别差异,指出教育、家庭、美德等社会文化因素在法律之外也参与塑造了公民身份的性别差异,从而造就了独特的女性公民身份。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辇宏晔等的研究聚焦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美女性写史的“高光时刻”,认为这一时期的女性史家受惠于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意识的变化以及历史学转向等社会因素,成为不可忽视的学术群体,提高了女性史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参与和推动了“新史学”的发展。
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就中外历史上的妇女与性别史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是妇女与性别史研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苑莉莉老师系统地回顾了中法两国建交以来妇女史和性别史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议题、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特点、概念范畴的演化与性别平等的相关政策。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强蓓等考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的路径,指出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推动和传播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女性主义运动开始发生和发展,并提出打破中西二元对立的框架,寻找到中西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和融合点,能够为未来全球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博士生顾峰回顾了19世纪至今以来英国女性主义思潮的历史流变,将这一过程分成三个发展阶段,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女性主义思潮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促进了英国社会的性别平等,也折射了英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梁凯宁从学术人生、史学观点和代表性作品三个维度,探析了南非马克思主义女性史家舒拉·马克斯的史学思想。
在中外历史上,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作出不容忽视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陆伟芳考察了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中激进派代表克里斯托布尔·潘克赫斯特的反男性观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邵雍考察了中共四大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指出中共四大的妇女运动议决案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具体实践策略。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郑颖以现代化理论为框架,从社会流动性、国家民族建构、现代价值系统形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妇女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历史研究室主任范红霞副研究员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出发,重新审视了妇女家庭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复旦大学博士生林嘉悦以浙南地区中共妇女运动人才为例,从微观史的角度分析了她们如何借助地方社会文化来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在地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刘畅以1950年代的《现代妇女》杂志为例,分析了性别和阶级的交叉如何影响上海妇联的妇女工作。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曹士云回顾了20世纪下半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对乡村生活改善、贫困妇女解放的重要影响。复旦大学副教授朱晓慧探究了文化变迁中的中国妇女发展权,指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经过创新性转化可为现代中国妇女的发展权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代竹君探讨了非洲殖民城镇社会中妇女身份的困境,揭示了殖民话语体系造成的非洲妇女身份困境,并指出,非洲城镇“独立”妇女的存在,证明了殖民者权威的脆弱性。
在女性与政治方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郭海文细致严谨地分析了《大唐故淮阳公主墓志铭并序》,指出淮阳公主的一生经历了多重身份的转变,以此为切入口,更深切地呈现了唐王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演变进程。山东大学副教授陈嘉礼利用出土文献资料,重新审视了历史上夏姬的形象与地位,补充了传世文献的不足。福建师范大学讲师孙仁朋探究了妇女在古希腊传言中的角色,他指出妇女参与传播的传言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个体行为的作用,还影响了法庭的司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张天鹏通过对多达所著的《手册》的细致文本分析,揭示了9世纪加洛林政治文化中宗教和世俗领域的紧密结合,以及贵族对维系既有社会秩序的关切。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黄嘉欣以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请愿书和法令条文为主要史料,考察了当时女性在推动强奸立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她认为,这些私人请愿推动了王室颁布新法令,促成了法令革新,由此女性的身体和财产都在法律上得到了充分重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教授李先瑞讨论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妇女运动家的战争责任。滁州学院讲师徐铭从饮食诗切入,分析了初唐宫廷女性在政治权力结构中的影响,认为这一时期女性社会地位与自我认知出现了进步与转变,展现了当时社会性别文化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杨心悦分析了明末红娘子起义事迹在民国时期的流变与传播,探讨了革命文化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海师范大学讲师陈晨分析了民国杂志《玲珑》中的日本现代女性形象,认为这种形象既体现出中日交流“民间化”的一面,也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女性与婚姻、家庭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邱静从性别关系的视角考察了中国的“齐家”政治传统,提出女性实际上承担了“齐家”的功能,并强调“男女”“夫妇”和君臣父子等关系一样都是双向义务。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胡博文从女性要面对的种种家庭矛盾入手,分析了《列女传》中女性的家庭观念。复旦大学博士后陶良琴以民国歙县节妇汪宝瑜的书信为基础,分析了这位大家闺秀的节妇生活,揭示了新旧观念交替之际女性在旧礼教与新观念之间的挣扎。复旦大学博士生李路分析了中国近代新文化知识分子对新型父职的理解,提出这些知识分子用“无恩有爱”“幼者本位”观念挑战了传统的父亲威权,强调父亲对子女养育与教育的职责,为“母哺父教”模式注入新的时代特征。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刘治汛分析了19世纪英国女性安妮·贝赞特的节育思想与活动,认为其思想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实用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以及全球化色彩。
在女性的教育与文化活动方面,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贺璋瑢考察了20世纪初以来广州基督教女青年 会服务社会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意义。太原理工大学讲师薛梅聚焦留日中国女学生,认为她们赴日留学既跨出“家门”,也跨出“国门”,这让她们的身体在物理层面脱离旧的身体秩序,也促使她们在精神层面彰显自我意识。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杨凡研究了古希腊女性与古希腊哲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古希腊哲学成为了排斥女性的知识领域,其学术史、知识话语以及研究范式确立的过程,共同将女性驱逐于知识研究者的范畴之外。天津师范大学讲师郭佳丽探讨了近代早期英国贵族女性的家庭教育,指出此种家庭教育在无意识中孕育了具有初步觉醒意识的女性。山东大学博士生朱荟关注同一时期法国贵族女性的学校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把贵族女性塑造成理性与虔诚并重、谦卑与顺从兼备的贤妻良母。香港大学博士生徐宁探究了中国近代女性作家的弹词小说的阅读历史,指出近代弹词文化活动建构了女性作为作家、读者、听众与消费者的多重身份,建构了跨阶层的女性文化,展现了女性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北京大学博士生张子怡以性别史的视角对《女子月刊》进行了研究,指出《女子月刊》为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但也揭示了性别如何深刻影响了女性在知识转型过程中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和形式。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讲师吕晓彤分析了1956年中国女工代表团参加首届世界女工会议的历史意义,指出这次参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女工的形象,加强了世界对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了解。安徽大学讲师石烁考察了英国女作家玛丽·阿斯特尔作品在西方传播与接受的历史。
在女性的日常生活方面,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振霞聚焦于古代罗马的丧葬习俗,指出妇女活跃的丧葬活动跨越了公共领域和家庭范围之间的界限,加强了当时私人与公共空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古罗马妇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池州学院讲师屈伯文回顾了西方早期教会历史上女性的角色。复旦大学博士生常宸睿基于4-5世纪圣徒传记文本,考察了古代晚期基督教女性以独身守贞、婚后节欲为主的禁欲实践,展现了这一时期女性参与禁欲实践的多样性。重庆师范大学讲师曾紫来分析了古希腊罗马疾病书写中的女性形象,提出古希腊罗马社会对女性与疾病的关系充满歧视和偏见,并对后世西方社会观念产生深远影响。安徽中医药大学讲师张若亭以三部明末清初医案为中心,认为在儒医书写框架下,女性病人的言语和行为遭到忽视。河南大学副教授岳鹏星探究了晚清时期女性在慈善演艺中的参与和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陶赋雯探析了中国近代电影“初代女明星”形象与摩登文化的记忆。
在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徐善伟教授主持的大会总结与闭幕式上,各小组代表进行了小组汇报。裔昭印教授在总结本次会议时说,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涉及妇女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女性与现代化、女性与家庭婚育、女性与情感、老年女性等广泛课题,另外参加会议的学者来自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鲜明地体现了妇女史研究和性别史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裔昭印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国内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此外,裔昭印教授也为今后妇女性别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以全球和中国本土的视野,努力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第二,进一步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吸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当代史学革新的理论成果,同时要克服东方与西方、男性与女性两元对立的简单思维模式,从全球史、身体史、性别史、情感史等多重视角探讨历史上性别关系的变迁;第三,妇女与性别史研究者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学术研究应当融入现实生活,对当前社会突出的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借鉴历史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两性之间的和谐性别关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链接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1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