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2-18浏览次数: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学院就业工作提质增效,2月14日,数理学院在学院222会议室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由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唐洁主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系主任、学位点负责人、本科专业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全体参会,共商就业推进策略,共谋协同育人新路径。

总结进展:持续推进、稳扎稳打

会议伊始,数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吴毓老师就25届毕业生就业进展作专题汇报。目前,学院就业工作正稳步推进,毕业班辅导员在寒假期间持续做好学生就业动态排摸,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校友资源对接等举措,实现了阶段性进展,但部分学生仍存在“慢就业”、“缓就业”心态,需进一步强化思想引导与资源匹配。

经验共享:多维发力、提质增效

在就业工作经验分享环节,2024届本科优胜专业代表、物理学(师范)专业负责人杨建文副教授系统梳理了物理系专业的就业推进策略。他介绍,该专业通过“三步走”夯实学生竞争力:一是强化师范技能实训;二是深化协同培养,与上海多所重点中学共建实习基地;三是动态跟踪市场需求,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接着,2024届就业推荐奖获得者、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负责人管艳副教授着重分享了数学教育方向学子的就业经验。她提出,就业需注重学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结合。作为研究生导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横向课题以积累行业经验,并通过学生见习、实习,强化学生师范生技能,提高供需匹配度,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专题研讨:强化课程、联动发力

会议的第三环节,老师们围绕“专业培养与就业工作联动”主题展开研讨。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林方婷教授从教学改革角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与就业工作推进的联动程度;二是充分发挥外聘导师的作用,构建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的实践性概念;三是推动课堂教学与行业动态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引入真实案例教学;四是优化实习基地布局,优先选择与学生就业趋势紧密关联的企业及教育机构。随后,数理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郭谦教授指出,就业工作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长效化机制,动员已毕业的优秀校友为后进学生提供个性化推荐,拓展就业途径,尤其是需要关注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等群体,实现就业兜底保障。与会老师们纷纷就自身经验、相关问题等进行热烈讨论,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出谋划策。

凝心聚力:锚定目标、再启新程

会议最后,数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锋教授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学院就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并指出,就业工作需全院上下凝聚共识、协同发力:一要筑牢“招生-培养-就业”联动闭环,将就业反馈深度融入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二要压实责任体系,鼓励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就业过程,与辅导员老师协同发力,形成“全员促就业”的良好氛围;三要注重关注困难群体,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且激发校友力量、破除“信息差”,帮助学生达到“精准推荐”。

数理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方位服务”的就业工作格局。今年,学院已陆续开展了24届毕业生就业总结会、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会,未来,学院将定期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研判各专业各学段就业形势,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2025届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保驾护航。


(供稿、摄影: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