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集团“课后服务”课程对接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1-13浏览次数:628

 

1月13日上午,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课后服务”课程对接会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举行。来自基础教育集团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方蕾校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周华全副校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殷晓琼副校长,以及提供课后服务指导的大学部负责教师,教育学院鲍贤清、数理学院陆新生、外国语学院吕晓红、环地学院刘兰参加了课程对接会。学校基教处副处长郭长江主持了会议。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方蕾校长向参加“课后服务”对接会的各位老师表示欢迎。方蕾校长介绍了“双减政策”后第二实验学校目前全力落实“5+2”课后服务的进展及问题。第二实验学校的课后服务主渠道包括以本校教师为主的个性化学业辅导与社团活动,以及以校外购买服务为主的艺术类及体育类课程。目前存在课后服务类型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延续性不足等问题,希望获得相关支持。

学校基教处副处长郭长江介绍了集团“课后服务”课程开发情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参与基础教育高水平课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教处携手全校各学院打造了上师大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推出了第一批面向中小学学生的课后服务课程及社团项目,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语言文学、体育健身等各门各类共计445门课程与项目,由学校全部20个学院和列归上师大管理的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参与开发。此次课后服务课程对接会旨在促进购买课后服务的附属学校与大学部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负责老师的双向沟通,为新学期的课后服务项目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位课后服务课程开发负责老师分别介绍课程基本情况。教育学院鲍贤清老师负责开发的课程是“Automate凸轮造物”,课程以基于项目的学习、创客式教学为核心方法,课程内容涉及凸轮机构基础机械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数理学院陆新生老师负责开发的课程是“艺数折纸”,旨在通过有趣的折纸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外国语学院吕晓红老师负责开发的课程是“中国文化,世界表达”,旨在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在实现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尝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国际沟通与表达。环地学院刘兰老师负责开发的课程是“泥塑山河”,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主要通过橡皮泥、超轻黏土等多元化的建构材料引导学生构造壮美山河,感受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对于中国地理地貌的认识与热爱。

与会的基础教育集团校长们纷纷表达了对四门课程的肯定与赞赏,四门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高度契合了学校的需求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会人员按照购买服务的课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详细的课程对接与讨论。双方就课程开设的时间、进度、学生年级、学生条件、所需的资源及教室条件、课程协调、课程师资、与已有课程的联系与整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翔实的讨论与沟通,为下学期课后服务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好风凭借力”,学校基教处携手全校各学院正在建设订单服务式的集资源征集、资源开发、资源维护、资源浏览、资源配送、资源评价为一体的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持续不断开发与维护课后服务课程与社团项目,助力基础教育集团落实“双减”政策,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

 

(供稿、摄影:基础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