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上海 2025年3月18日
标题:“燃灯校长”张桂梅的故事校园艺术森林上演,沪疆携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记者:刘昕璐
“春英,春英,你考上大学啦!”“新时代的我们,当在教育强国的火热实践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3月18日午间,一场以“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张桂梅校长为原型的原创校园话剧《张桂梅》在上海师大校园“艺术森林”展演。
在上海,这样的思政实践大课不仅开在大学校园的艺术新空间里,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践团还从东海之滨去往天山脚下,以沪疆携手的方式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上海师范大学:
“思政+”话剧,播撒信仰的种子
原创校园话剧《张桂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关于“校长妈妈”张桂梅的事迹为蓝本进行创排,讲述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生动故事。课堂上,“授课教师”通过扮演张桂梅,再现了张桂梅为筹集建校资金四处奔波、以病躯坚守讲台、用信仰点亮贫困女孩人生希望的感人场景。
“思政+”话剧由影视传媒学院表演(师范)专业师生团队艺术呈现,全国优秀五四红旗团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宣讲团的快闪诵读,再次有力回应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上“青年何为”的时代命题,也让这一流动课堂更显庄重有力。
影视传媒学院青年教师、编导高已原表示,从创排到演出,她始终被一种力量深深触动——那就是张桂梅校长用生命诠释的教育信仰。通过创排演,让表演师范专业的学生们以角色为镜,叩问初心,更是希望“戏剧+思政”的表现方式能够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希望和信仰种子。创排演《张桂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一场关于教育本质的对话、一次对教育使命的郑重回应。
在“艺术森林”流动课堂古朴庄严的自然景观和实景转化的滇西群山之间,细腻的表演,铿锵的誓言,生动演绎一场关于信仰与教育的生命对话,而每一个在其中参与、驻足的师大青年更是在快闪诵读融入戏剧表演等具有张力的艺术表现中成为课程真正的“参与者”。
张桂梅扮演者、影视传媒学院2022级表演(师范)专业的严之清同学说,燃烧自己,烛照他人,是对张桂梅“校长妈妈”最好的精神写照。她始终不忘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奉献所有,为国为民,坚定如磐。对教育的深厚情怀和担当精神,让新时代青年更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家国责任,矢志奉献青春力量。
春英的扮演者、影视传媒学院2022级表演(师范)本科胡歆妍同学说,春英是无数大山女孩的缩影。张桂梅校长如明灯照亮了她的黑夜,为她拨去迷雾,教导她独立自强,给予她“我本是高山”的底气与自我认知。作为表演(师范)专业的学生,排演的过程让她深刻感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树人铸魂,以爱育人,用美育滋养心灵。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课程与教学论(思政)专业马欣悦同学深情地说,作为未来的思政课教师,自己在参与《张桂梅》演出中读懂了“艺术+”思政的力量。张桂梅等“时代楷模”,是我们上好思政课的生动素材。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生长在实践热土上可以真切触摸的生命叙事。
现场驻足观看的学生纷纷表示,原创校园话剧《张桂梅》“滋”养心田,更叩问心灵、启迪思想。教育学院2024级教育1班比较教育学专业、入党积极分子沈华禹同学说,这部话剧深情演绎了张桂梅校长用爱用情为山区女孩铺就求学之路,他想要像前辈一样,助力更多孩子成就梦想。对外汉语学院2024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余凯久久被张桂梅校长的坚持打动。“教育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这些细碎的坚持。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坚持和勇敢的品质,是我作为青年接续者最应该传承下去的。”他说。
记者获悉,近年来,上海师大组建了由戏剧理论和思政理论专家、编剧老师、导演老师等组成的团队,深入挖掘教育部统编教材的思政育人元素,创排了一系列“课本剧”戏剧思政课,先后在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高级中学等3所学校进行展演,用青年的力量,在中小学生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03/18/1742287816138780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