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 上海市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在我校开班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4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作,是教育“三大属性”的重要体现。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使命。上海的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质量职业教育目标的坚实保障。在上海市教委相关职能处室的指导下,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开发了以“内容三梯度”(理论研习-企业实践-国际研修)、“标准三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机制三跨越”(校内跨院系、校外跨体制、研修跨国界)为特色的“双师型”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模式。

4月11日,上海市民办高校2024年“双师型”教师培训结业汇报暨2025年“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开班仪式在我校徐汇校区东部教苑楼B座107教室举行。特邀嘉宾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进、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杨俊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院长潘建国、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上汽培训中心汽车学科带头人张天华,上海市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43位完成2024年项目全部研修任务、顺利结业的学员以及80位报名参加2025年项目的学员全体出席。活动由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学位点负责人关晶教授主持。

2024年,为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上海市教委正式启动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计划,由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负责项目的策划、实施。综合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的“3+6”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蓝图以及民办高校特色专业,2024年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汽车及装备制造、护理、商科四大产业方向,对来自全市12所民办高校的近50位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

结业仪式上,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赵小亮老师(上左)、上海杉达学院沈寅斐老师代表人工智能团队做成果汇报(上右)。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温静老师代表商科团队进行汇报(下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李忠唐老师作个人汇报(下右)。

人工智能方向指导专家、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潘建国教授(下左),商科方向指导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姚亚伟副教授(下中),汽车及装备制造方向指导专家、上汽培训中心汽车学科带头人张天华(下右)分别进行点评并给予针对性建议。

在特聘的产业导师、学科专家之外,本次活动还特意邀请了曾在不同时期担任民办高校领导管理职务,同时又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声名显赫的大咖担当总评审。

曾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处长、发展规划处处长的现任上海杉达学院党委书记李蔚表示,如此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主体的学术共同体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有助于课程思政更加生动融入,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希望参训教师珍惜平台、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原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现任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俊和教授对汇报环节“感受很深”。他提到,教育部近日决定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指导各地高校联合企业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此次培训最终落脚在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上,且已有学员在微专业体系建设方面有所行动,与教育部的规划步调一致。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执行董事长、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充分肯定企业实践指导专家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对业态的把握水准。他对汇报环节中教师们表现出的自我反思印象深刻,希望“双师型”教师能够发挥领雁作用,为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贡献力量。

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原杉达大学校长,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执行董事长李进教授指出,“双师型”教师是业态标准到教学标准的转化者,也是“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合一的体现者。希望广大教师把握课堂阵地、网络前沿、校园根基、社会后方,立德树人、对标国际,推动中国案例与国际经验双向赋能,实现“教产研用”的全球化协同。

上海市民办高校 “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感谢大咖评审的鼓励、褒奖、建议和鞭策,感谢指导专家团队的耐心磨课和全程把关,感谢上海师大各个院系以及云知声智能科技、上汽培训中心、仁济医院护理部等不同主体、不同机构的协同配合、大力支持,也感谢作为“开路先锋”的2024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全体学员的认真投入。

徐雄伟表示,上海市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乐于倾听各方意见,必将不断完善迭代相关培训方案。中心已通过建立人才培育衔接机制,确保教师专业成长持续性;同时未来将一如既往开拓、整合优质资源,力求为民办高校教师提供从知识更新到实践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供新范式,为上海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提供新动能。

此次活动意味着上海市民办高校2025年“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已同步启动。开班仪式上,80位报名2025年项目的参训教师根据专业分为商科、汽车及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三个大类,已分别与团队指导导师见面并研读培训方案。按照培训方案,本周起,三个方向的学员将陆续开启集体研修阶段第一课,之后培训将按照“集中研习—企业实践—境外访学”三阶段有序进行。


(供稿、摄影: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