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邀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做客“人生导师”沙龙共话社会安全稳定新防线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6


4月27日上午,心理学院人生导师主题沙龙在教苑楼D座401举办。活动特邀浦东新区人大代表、上海迎智正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妍担任主讲嘉宾,以《国安筑基,心治护航——共筑社会安全稳定新防线》为题,与心理学院师生分享心理学在社会治理中的实践与思考。活动由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玮主持,上海迎智正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宋成锐、心理学院应用心理系副教授胡天翊一同出席本次活动。

王妍老师结合十余年社会心理服务经验,强调心理学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价值。她指出,“社会稳定的根本在于人心稳定”,通过社区危机干预、网络舆情疏导等案例,阐明心理工作者需建立“社会心理风险预警系统”,将个体心理状态监测纳入社会治理体系。针对基层心理服务建设,她提出“服务标准化、人才专业化、技术数字化”的三维策略:以分级响应机制应对心理危机,培养兼具政策解读与实操能力的社区心理师,并开发现场演示的“社区心理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面对新时代使命,她呼吁心理工作者成为社会情绪的“稳压器”,以疫情期间心理援助为例,强调从业者需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可落地的服务方案,如通过“政策转化”能力设计社区心理韧性培育计划。

在交流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心理学专业的社会应用、职业发展路径等话题积极提问。王妍结合自身多年心理服务实践,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细致解答。她特别强调,青年学子要培养“问题导向”思维,在实践中将心理学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保持对技术应用的理性思考。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同学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

此次沙龙特别邀请资深心理学专家分享其实践经验和专业洞见,为心理学院学子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成长平台。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心理学服务国家战略的认知,更清晰勾勒出新时代心理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案例解析和互动探讨,同学们进一步坚定了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信念,明确了提升实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努力方向,为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心理工作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说:

“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考题。当你把个人能力锻造成解决时代痛点的钥匙,平凡的工作也会闪耀使命的光辉。”

“人们往往听不进旁人的劝诫,直到自己亲身碰壁才会醒悟。一次失误、一场小挫折,才能让人真正停下脚步,开始反思和调整。”

 “真正有效的指导,不是空谈概念,而是提供清晰的行动框架、可量化的指标和适配现实场景的解决方案,让理论真正落地,而非停留在纸面上。”


青年说:

王妍老师的分享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认知的新大门。作为人大代表与企业管理者,她从社会需求和职场实战出发,将心理学知识与社会服务、企业管理深度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心理学的灵活性与实用性。这场沙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思维的革新,激励我在未来学习中,主动探索心理学与多领域的交叉应用,用专业知识创造更大价值。——心理学院2024级发展与教育心理 谭衡

王妍老师以浦东新区人大代表与企业掌舵者的双重身份,展现出令人钦佩的女性力量。她用奋斗历程诠释“命运由自己书写”,打破外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以果敢与坚韧闯出一片天地。王老师的分享让我认识到,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其他学科,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真正的价值。——心理学院2024级心理健康教育 田秋妤

王妍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与丰富案例,从职业规划、个人成长等方面展开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她谈到要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前行,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拥抱变化,这些话语让我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这场沙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启迪,激励我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精彩。——心理学院2024级发展与教育心理 王瑜


(供稿、摄影: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