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由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指导,奉贤区海湾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和我校联合主办的“奉贤区大学生求职能力实训营”在奉贤校区圆满收官。奉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虹、海湾旅游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萍、奉贤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黄红霓、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蔡琼霞、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赵乐出席结营仪式。
多维课程体系,筑牢求职根基。实训营以“精准赋能、实战导向”为目标,构建“认知-规划-实践-提升”全链条课程体系,帮助学员完成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蜕变。在职业认知环节,通过“霍兰德兴趣岛游戏”“岗位拍卖大会”等趣味互动,引导学员探索职业价值观、明晰兴趣与岗位的匹配度;在技能提升阶段,资深讲师聚焦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核心模块,运用STAR法则拆解简历设计要点,引导学员利用AI精准分析岗位需求,学习掌握数字化求职工具;在实践环节,组织学员走进九棵树艺术中心等企业实地参访,沉浸式体验行业生态,拓宽职业视野。
校地深度协同,构建育人新生态。作为校地合作的探索尝试,实训营整合政府政策资源、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形成“共谋、共建、共享”的育人格局。奉贤区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等牵头编写《求职能力实训手册》,精准对接高校需求,依托就业服务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引入20余家优质企业参与双选会;学校将实训纳入学校“筑梦启航”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实现校内就业指导与校外实践的无缝衔接。双方通过共建课程、共办双选会等,为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架起了“直通车”。据统计结果显示,实训期间累计开展了1对1面谈34 场、企业参访1次、实战演练4场,真正实现了“把课堂搬进职场,让职场走进校园”。
见证成长过程,开启职业新篇章。结营仪式现场,一段回顾视频串联起学员们的成长足迹:从破冰环节的陌生羞涩,到简历工坊的专注投入,再到企业参访的求知若渴,每一帧都记录着蜕变的印记。学员代表阿米娜、刘益存、程立晴分别以路演形式展示实训成果,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逐一点评,既肯定进步也提出针对性建议。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表彰“潜力之星”“学习之星”“路演 MVP”等优秀个人及“最具团魂小组”优秀团体,鼓励学员将所学转化为求职竞争力。
结营仪式同步举办就业实习双选会,20余家企业带来2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信息技术、教育服务、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累计收到简历121份,初步达成意向录用60人,实现“实训-考核-实习”的高效对接。
这场为期三周的“沉浸式、互动式”实训,通过“课程赋能+实战演练+校地联动”模式,为34名参训学员搭建了职业能力提升的“快车道”,成为校地合作推进“人才强区”与“就业育人”的生动实践。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为青年学子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支持,助力更多“后浪”在奉贤这片热土上绽放青春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的人才动能。
(供稿: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