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耕四季 五育护心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游园会圆满举办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5-27浏览次数:12

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我校“智耕四季,五育护心”2025年度第二十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游园会于5月23日下午在徐汇校区西部球类馆圆满举办。本次游园会由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学生工作部(处)携手研究生工作部和心理、教育、美术、生科、环地、哲法、化材、对外汉语等八个学院共同打造,共设12个摊位,打卡“创造力”“感恩”“勇气”“团结合作”“爱与被爱的能力”等12种心理品质,吸引了近300位校内外师生参与体验。

心理学院“谢谢便利贴”,学生们通过书写感谢便签分享温暖瞬间,体验感恩对人际关系和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在涂鸦创作中学生们通过涂鸦、音乐、肢体动作等体验情绪支持的力量。教育学院“神奇的OH卡:探索内心世界”,在专业引导下展开对自我内心的奇妙探索。哲学与法政学院的“哲里心花怒放”用五彩扭扭棒编织花朵手环,指尖翻飞间,巧手生花,心意传递,让美好寓意在腕间流转。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星球心绘”涂绘坊前,不同色调的丙烯颜料在手中流转,将内心情绪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情绪星球”,碎片化的情绪在创作中获得整合。美术学院“染绘绮梦”扎染体验,让每一块蓝白相间的作品都绽放出传统工艺的现代活力。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彩虹许愿瓶,通过揉捏、挤压水宝宝释放压力,成为对抗焦虑的“触感良药”。生命科学学院的香囊制作区化身为传统草本工坊,一囊一世界,草木寄幽思,一场沉浸式的五感疗愈体验将压力缓缓释放。对外汉语学院的“投壶”活动,动静相宜,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体会乐趣。音乐学院的“油菜花”同学们还创作了原创歌曲《心光涟漪》,谱成琴键上“我爱我”的动人旋律。还有“快乐小狗制作机”活动区、“墨香凝情,笔韵传心”书法体验区、“心理科普现场”展区前都人头攒动,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快乐情绪、聆听内心声音、学会关爱自己。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润心护航”危机学生家校沟通方法培训》研讨会在学校徐汇校区同时进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军、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刘明波、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李正云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张海燕教授、同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姚玉红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钱捷主任、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王啸天主任、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赵岩博士出席会议,校学工部(处)部(处)长朱政主持研讨。

朱惠军在致辞中强调,“增强家校沟通、强化家校育人合力”是上海师大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在持续探索精进中,学校将“家校协同育人”理念融入多项教委委托项目、新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讲、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育心育人工作环节,持续探索科学务实的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范式,以助力辅导员工作有载体、有成效。刘明波充分肯定上海师大在家校协同工作上多年的探索创新、科学专业与成果辐射,并对今年《润心护航》培训项目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示范性、规范性、专业性等方面提出期待。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吴燕霞向专家们汇报了项目进展情况。专家们围绕家校沟通培训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旨在携手努力做好后续全市辅导员的专题培训工作。

本次游园会是我校“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学校秉承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横向:围绕新时代学生身心特点和需求,聚焦积极心理品质体验与提升,结合各学院特色推出植物拓染、沙画绘心、五音疗愈、劳作赋能、繁花入心等涵盖了文化传承、生命体验、科学探究、趣味技能等多角度内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丰富校园文化;纵向:从增强学生个体积极心理体验、深化家校联动方法途径、营造积极友好校园环境、辐射健心育心友好社会氛围四个角度,拓展以学生自助为核心,家-校-社协同助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旨在切实提升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未来,学校将继续做好育心育人工作,播撒健康的种子,凝聚家校合力,为学生的成长注入阳光与能量,守护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供稿、摄影:校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