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27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督导研究中心和上海市教育督导事务中心承办的“长三角教育督导协作框架签约仪式暨第二届上海教育督导论坛”在我校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郭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陆靖,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滕建勇,江苏省教育厅巡视员朱卫国,上海市教委总督学、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平辉,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总督学吴金辉,浙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其宏,以及长三角四省市教育厅(教委)教育督导室主任、上海市各高中校长代表、教育督导与评价领域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本次会议。
滕建勇代表上海师范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扎根于上海、并以长三角为核心服务区域的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教育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底蕴最深厚、办学特色最鲜明、学科优势最突出的一个品牌学科。“教育督导”是教育学高水平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学校致力于将该学科方向建设成为教育督导研究的智库和教育督导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的教育督导事业提供智力支持。“长三角教育督导协作框架”的正式签约,将有力地助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陆靖在致辞中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在全国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市正在联合江、浙、皖三省共同研制长三角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方案,希望与会专家为长三角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
郭佳在讲话中指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既是经济重地,也是文化教育的高地。长三角四省市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督导肩负着为整个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当前,教育督导工作将重点围绕“面上构建体系、点上打造品牌”来展开,督政重在“长牙齿”,督学重在“当教练”,评估重在“讲科学”,监测重在“讲引导”。希望各地以国家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认真总结教育督导工作经验,改革创新,加强协作,全面提升教育督导的质量和水平。
平辉主持了“长三角教育督导协作框架协议”的签约仪式,他强调,协议的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资源共享、联动发展、协同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的教育督导一体化发展机制,携手打造国内领先的教育督导区域创新共同体,服务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大局。朱卫国、平辉、吴金辉、张其宏代表四省市教育厅(教委)共同签署了协议。
签约仪式后,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室主任徐泰来、浙江省教育厅督导处调研员高迎春、安徽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室主任杨善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督导室主任张慧分别做了“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机制”、“回归本源,努力助推普高转型”、“加强新时代教育督导,助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督导推动高中教育转型发展的上海行动”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四省市的教育督导工作经验。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范以纲围绕“全方位多维度督导保障,推动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做了主旨发言,介绍了“以督政营造良好生态、以督学激发内生活力、以监测筑牢依法办学堤坝”的普陀经验。
上海高中督导专家组组长顾志跃在主旨发言中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首轮发展性督导进行了述评,他指出新时代的高中教育面临新的使命,在本轮督导中发现,不少上海高中学校开始了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改革、新探索,有的已经形成了可以推广实施的成功经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应继续走在教育改革最前沿,发挥高中教育的先锋队作用。
英国女王学校监察局校长参考小组成员 Martin Scott做了题为“英国督学与高中教育转型变革”的主旨发言,重点介绍了英国教育督导的改革动向和最新的督导框架,强调课程在英国教育督导中居于核心地位,教育督导和学校间的相互信任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七宝中学校长朱越、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分享了各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与育人模式变革中的实践经验。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吴淞中学校长张哲人、松江一中校长罗明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变革”进行了交流汇报。
上海市教委督导室主任张慧、上海市教委督导室副主任周飞分别主持了论坛,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胡兴宏、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首轮发展性督导评估专家组组长徐虹担任了点评嘉宾,我校教育学院院长、上海市教育督导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夏惠贤对主论坛进行了总结。27日上午,在上海市宜川中学和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同时举办两场主题分别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培养”和“特色实验项目和教师发展”的分论坛。
本次会议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正式实施、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召开的。教育督导协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将有力支撑长三角教育督导事业的改革发展,助推长三角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
(供稿、摄影: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