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2025年6月30日
标题:专家学者在沪研讨“世界和平发展与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
作者:新民晚报 齐旭 赵天翊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站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应当如何铭记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月29日,“世界和平发展与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馆举办,来自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联合国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外交学院及上海市相关学会、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20多位代表参与研讨。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权衡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和平以及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前,“两个大局”叠加交织,和平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社科界集众智、汇合力,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国际局势复杂,个别国家妄图以单边主义破坏战后国际秩序,世界处于关键抉择点。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指出,在此背景下,更需从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一要夯实史论研究,守护共同记忆。反击弱化中国二战贡献的不实论调,应以唯物史观捍卫历史真相。二要加强区域国别研究,为多边主义提供智力支持,捍卫联合国核心地位。三是做好国际传播,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发出时代强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学会会长旷伟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大变局,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两者彼此交织,相互作用。我们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发奋图强,继往开来,抓住历史性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值得关注的是,在创立80年之际,联合国乃至整个多边主义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再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对此,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胡文丽指出,需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筑牢多边主义根基。为此,要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抵制单边主义,推动多极化与全球化;推动联合国改革增效,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展现中国担当。
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特聘教授黄惠康指出,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在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签字的国家,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传承赓续联合国80年前成立的初心,为联合国改革和国际法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当下,全球格局深刻演变,单边主义沉渣泛起,历史修正主义甚嚣尘上。外交学院院长、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王帆指出,我们应坚持以史为鉴,坚守历史正义,以正确的二战史观为指引,坚定不移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全面革新。
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指出,国际社会不仅需要抚今追昔,更要前瞻性地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和国际体系,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指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等九家上海市社联所属学术团体联合主办,是上海市社联2025年度重点合作项目暨会长论坛活动。
当天下午,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市日本学会、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市美国学会、上海联合国研究会、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等学会机构及本市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分别举办了五场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战后大国关系的演变与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战后东亚地区合作与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及团结合作的世界意义”、“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多边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3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