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受邀参加第四届国际教育会议 推介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探索经验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1浏览次数:12


7月3日至8日,由清迈大学(CMU)、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香港教育大学(EdUHK)以及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联合主办的“创新学习与新兴技术: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第四届国际教育会议,在清迈大学顺利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作为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先行者,应清迈大学特别邀请,由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教授带队,携学校与重庆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的MetaClass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参与参加此次国际学术盛会,向全球教育界系统推介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经验,引发广泛关注与赞誉。

系统展示,MetaClass引领人机融合教育新范式。7月4日会议期间,上海师范大学精心设立了主题展台,通过大屏幕演示、互动体验平台和现场讲解,全方位展示了MetaClass平台在新兴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的突破性实践成果。与会者通过沉浸式交互,亲身体验了与“智能体学生”的互动交流。MetaClass平台所展现的智能体学生丰富的行为表现、精准的反馈机制以及生动有趣的互动能力,生动诠释了上海师大探索的“人机融合”师范生培养新范式,赢得了来自各国高校师生及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与一致好评。清迈大学校长在参观展台后,特别对上海师范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前瞻性探索和扎实成效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认为其经验具有重要的国际参考价值。

深化合作,共筑人工智能教育国际协作桥梁。此次行程不仅限于会议交流,更旨在建立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在7月4日下午的研究分享环节,上海师大团队就MetaClass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介绍。7月5日上午,团队走进清迈大学附属中学,为43名高中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STEM教育工作坊。学生们开展了分组实践,利用相关工具在MetaClass理念的启发下进行了探索,现场反响热烈。工作坊后,双方团队进一步就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的具体框架、实施师生交流互访计划,以及共同拓展完善MetaClass在东南亚高校的应用场景等议题进行了务实洽谈,标志着两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实践赋能,MetaClass展现跨学段、跨语言教学潜力。7月7日,基于“Metaclass系统应用”,我校团队在清迈大学举行了一场面对面实操体验活动。50名来自清迈大学不同专业的师范生踊跃参与。在初步了解系统原理后,学员们携带自己的教学课件,亲身体验了MetaClass平台在有效提升教学设计能力、课堂互动技巧及赋能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下午,团队又将MetaClass带入清迈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的中文课堂。小学生们从初次结识“智能体伙伴”开始,到积极尝试用中文与之互动交流,课堂氛围活跃高效。这堂融合MetaClass平台的创新中文课,成功验证了该平台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非母语教学环境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效能的巨大潜力,展现了其服务全学段、适应多语言教育场景的通用价值。

意义深远,上师经验启航开启国际教育新篇章。本次清迈之行,是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成果的一次成功的国际化展示与深度交流。从国际会议的高规格展示,到中学STEM工作坊的创新实践,再到面向大学师范生和小学语言课堂的应用体验,上海师大团队通过多元化的活动,系统、立体、生动地向国际教育界分享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的“上师智慧”与“上师方案”。与清迈大学达成的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等合作意向,更是将此次交流的成果从经验分享层面提升至长期协同创新层面,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开辟了广阔前景。此次交流学习,不仅为学校自身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推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供稿、摄影: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