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代表大会暨仿真算法学术交流会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3



仿真算法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关键支撑,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空间的重要桥梁,是推动工业智能化、科技前沿交叉融合的重要基础技术。7月10日至13日,由中国仿真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承办的“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代表大会暨仿真算法学术交流会”在上海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是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大会,也是仿真算法学术交流的盛会,吸引了来自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华为高斯实验室等100多个单位的19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共同探讨仿真算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这次大会既是仿真算法专委会组织建设的交接与传承,也是仿真算法创新与实践的思想碰撞和成果分享,更是全国仿真算法同仁共绘未来、携手推动仿真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时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马萍、王艳,上海海关学院原校长丛玉豪,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委会第四、五、六届主任委员汤铭端,第七、八届主任委员肖爱国,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唐洁、院长刘锋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院长刘锋教授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谈到,这场学术盛会落户上海师范大学以及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挂靠上海师范大学,既是对我校仿真算法相关学科建设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校未来继续深耕该领域的鞭策与激励,更是为全国仿真算法相关业界精英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学习共进的绝佳平台。期待本次大会能集众智、聚合力,携手推动仿真算法学科的发展与突破。

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马萍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所有为仿真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的仿真算法同仁,肯定了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在学术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团结协作、锐意进取,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产学研深度协同,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交流会为契机,深入研讨,分享前沿成果,携手应对仿真领域的新挑战,共同描绘仿真技术发展的新蓝图。

开幕式后,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在对第八届专委会主任委员肖爱国教授所作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后,选举产生了第九届专委会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

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王艳教授宣读了中国仿真学会的贺信。

中国仿真学会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在推动仿真算法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一届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王晚生教授在发言中简短回顾了专委会的历史,对专委会未来五年在学术交流、学术创新、应用落地、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并期待与全体委员一道开拓专委会发展的新局面,推动我国仿真算法研究迈上新台阶。

在学术报告环节,10位专家学者聚焦仿真算法的最新理论研究与前沿应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涵盖面广、思想深刻、案例丰富,充分展示了当前仿真算法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赢得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大会还设置了“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及应用”“随机微分方程高效算法及应用”“分数阶微分方程高效算法及应用”“延迟和积分微分方程高效算法及应用”四个专题,邀请了32位专家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体现了高度的专业性与学术活力。

此次大会圆满完成了仿真算法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委员会的诞生既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未来深化产学研合作、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奠定了新基础。会议不仅为仿真算法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前沿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更进一步为仿真学科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注入了新动力,将推动我国仿真算法研究与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摄影:数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