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到访上海师大与师生交流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11-16浏览次数:78

来源:东方网 2022年11月16日

标题: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到访上海师大与师生交流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

上海师大不断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11月14日下午,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教授来到上海师范大学访问交流。副校长蒋明军代表学校会见约翰•霍普克罗夫特,并对他专程来我校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致以诚挚的感谢。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学校教务处、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

WDCM上传图片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是享誉世界的计算机算法大师,世界上首批计算机科学家之一,图灵奖得主(1986年),美国科学院、工程院、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家,为开创计算机科学人才教育模式做出了巨大贡献。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以How to Improve Undergraduate Teaching为题作讲座报告,探讨如何改善本科教育,并举例说明如何上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他认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未来发展,并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人生有深刻意义,强调了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作用。与会师生与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讲座结束后,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与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教师职业评价、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友好交流。他建议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首先应重视改善教育质量。他作为主要参与人发起的教育部“101计划”,以计算机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试验区,核心任务就是带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对于师范大学如何培养计算机专业师范生,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学校可以考虑吸纳“101计划”中的课程资源和概念到计算机师范的课程建设中;其次未来考虑在“101计划”中通过合理的资源组织与整合,向教育部建议加入针对培养计算机类师范专业学生的课程资源,从而满足未来基础教育信息科技教师培养的需要。此外,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也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认为在激励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应更加关注教师的学术影响力、学术活跃度以及教学质量等指标。

随后,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还参观了学校计算机、人工智能实验室。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师生感言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的讲解令我感触颇深,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有建设性的思路。在教学设计上,不能直接照搬、硬搬成熟的先进模式。比如小组讨论式学习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内较为流行,推广效果很好。但在引进时,也要根据本门课程理论知识难度高、学生个性化需求等因素对原模式加以优化和改进,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阶段性目的。同时,在完成一门课程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教学的规划不能局限于一门课上,更应该打开思路,目光长远地为学生的未来去设计教学。将思维从完成“一个教学工作”到成就“一项教育事业”进行过渡和转变,青年教师任重道远。

青年教师郭畅

霍普克罗夫特教授在发展计算机教育方面有着非常前瞻的想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师范生,我们要培养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将来从事自己所热爱的教育行业,用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成为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

2020级计算机师范专业本科生林世奕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上海师大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营造良好学术环境

努力造就创新型人才


链接地址:http://edu.eastday.com/node2/jypd/n5/20221116/u1ai5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