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2025年10月27日
标题:技术如何赋能学前教育?《2024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学前教育)》发布
记者:白羽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龄前儿童,已然成长于被数字技术包围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中,与便捷、充沛的环境资源共同作用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则是隐形的“数字安全风险”。
10月26日,《2024年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学前教育)》发布会暨技术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开幕。本次会议以“支持每一个幼儿的主动发展:技术赋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与行”为主题,1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及行业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实践与新路径。

作为《中国互联网学习发展报告》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报告由项目组历时一年编写完成。项目组执行主编上海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何慧华教授对报告进行了阐述,介绍报告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安排,分享本年度的特征词和理论框架,详细报告了以技术应用相关理论为支撑、迭代构建的学前儿童互联网学习综合指数模型,公布了最新的指数得分,从整体发展、教师视角、家长视角以及群体差异等维度对学前儿童互联网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分析当前阶段的关键问题与发展趋势。
报告发现,教师所构建的互联网学习环境丰富多元,但存在城乡差异与过度依赖量化评价的特征。同时,技术应用虽拓展了幼儿的学习场景,但还存在隐私风险与被动学习问题,因此幼儿主体性的危机与机遇并存,并且家园协同需求突出。此外,报告列举的技术赋能创新实践案例聚焦于智能设备与数据驱动优化幼儿园健康管理及课程设计,但西部资源可及性还不足。
项目副主编、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分管负责人王燕介绍全国各地的典型实践案例,从区域统筹推进、幼儿园落地实施等不同层面呈现了学前领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经验。该报告旨在为学前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武法提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思与行”的主旨报告,从AI正在成为教育变革的关键变量、AI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AI创新课堂的四种模式三方面深入剖析,指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教育形态、目标、学习与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变,呼吁广大教育者在AI教育应用中一定要实现价值对齐。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周刚以“徐汇区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展开分享,通过政策、任务、场景、案例的层层递进拆解,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徐汇区各类教育场景中的应用路径与实际成效。
“一起长大”研究院杨丽萍以“技术向善,教育向暖——‘一起长大’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展望”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一起长大”学前教育数智化平台有关技术保护之善、边界之善、赋能之善以及教育人文之暖、体验之暖和联结之暖的思与行。
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多场专题研讨和案例分享活动。10月26日下午,与会代表围绕“数字化赋能管理能级提升与机制保障”和“数字化赋能科学保教与数字素养提升”两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区域、幼儿园和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保教管理、变革课程实践以及支持幼儿自主发展等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成功经验,多位专家进行点评,解析实践的重难点和创新点。10月27日上午,与会者分线路实地参访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上海市徐汇区科技幼儿园、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等本次报告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园所,通过现场观摩与研讨,直观感受技术赋能下学前教育实践的生动场景与显著成效。
据悉,此次会议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指导,上海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联合主办,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共同承办。
链接地址:https://www.shedunews.net/detailArticle/27175662_30593_dyjy.html?isUserSubscribe=&relPicRatio=1&sourc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