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AI时代外语学院高质量发展”党建创新论坛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在“十五五”开局之年把准方向、破题前行,精准把握“十五五”时期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外国语学院以“AI时代外语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党建创新论坛。论坛旨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外语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的优势,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急需,汇聚沪上高校的智慧和经验,攻坚外语学科改革。


11月5日,论坛在我校徐汇校区顺利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杨海燕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沪上多所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校党委组织部以及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和学术骨干近3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程雪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杨海燕致欢迎辞,她向到会的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我校事业发展的充分支持与密切关注致以衷心的感谢。她指出在AI浪潮重塑教育生态的当下,共同探讨“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恰逢其时。她强调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要做好“四个有”:眼里有人、有业务、有责任、有创新。

主旨发言环节,六位嘉宾结合外语学科改革实践,分享了党建与业务深融双促的宝贵经验。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薛海霞以《打破路径依赖和惯性思维,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为题,介绍了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党委引领保障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复旦外文学院以“打破路径依赖”为突破口,系统推进学科重构,先后调研清华、北大、人大、北外、北师大等十余所高校,形成《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率先落地“外语+计算机”双学位项目,为全国外语学院改革提供了“复旦样本”。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绍铎以《党建与育人及学科发展相融合的初步探索》为题,分享了上外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破解小语种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通过外交育苗工程、课程思政覆盖、跨学科学习沙龙等助力“外语+区域国别”复合型人才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武娟以《党建赋能,融合育人:师范院校外语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华师大探索》为题介绍了华师大的改革实践,以“跨·越”五大提质计划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翻译家精神,多举措落实卓越育人目标,以“党建+师范教育”双轮驱动聚焦未来教师的素养与能力重构。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文胜以《“外语+法学”复合型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与学生工作创新》为题,系统介绍了学校从本科到翻译硕士(MTI)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他重点阐述了如何以深厚的法学学科优势为根基,激活外语专业的内部动能与发展边界,并通过法律翻译等实战项目,有效提升翻译硕士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胜任力。

论坛还邀请了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韩子满教授以《语言数据助力中国特色话语研究与实践》为题,从夯实党建基础、健全工作机制、聚焦科技赋能、打造科研高地、服务国家战略、强化社会影响几个方面分享了创建经验。着重探讨了党支部以语言数据为特色,开展教育服务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副书记李冰冰副教授结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申报文本撰写,分享了创建的工作方法。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主旨报告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航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感谢各兄弟院校分享的宝贵经验,为我校外语学科的创新改革注入了新动能,更为未来跨校合作拓展了广阔空间。

本次论坛研讨了高质量党建在新时代外语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议题,即在历史方位中如何以党建定向,在原则要求中如何将党建做实,在实践中如何以党建聚力,最终凝聚起“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立足新起点,外国语学院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强的使命感,加强顶层擘画与战略引领,系统谋划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摄影: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