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平
在同龄人中,我敬佩之人,除樊锦诗外,还有一位是杨德广。他和我相识在1965年,两人当时是上海最年轻的大学团委书记,他刚从华师大毕业。我们的友谊保持了54年之久。
杨德广当上师大校长时,被称作“自行车校长”,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2003年从校长岗位退下来后,自2004年开始,新年第一天上班,就捐款给学校爱心基金会和教育发展基金会2004元;如此,每年递增1元,连续捐了15年,还要一直捐下去。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不是拥有万贯家财的富豪,却在十多年前变卖了自己名下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加上稿费、讲课费的积蓄,还向女儿借了23万元,凑足300万元,分赠小学、中学、大学三所母校,设立贫困学生奖学金。此举轰动上海,他又被誉为“慈善校长”。他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慈善之星,去年又获得第十届中华慈善楷模的称号。
华师大有位80多岁的孙教授,碰到杨德广说:“你卖房助学的事迹我看到了,你做得对,你做得好,你活明白了。”三句话的评价,杨德广听了深以为然。
杨德广真是“活明白了”。而“活明白了”的基础,来自“想明白了”:钱从何来,应向何去?
有人曾问杨德广:你为什么不把房子和钱留给子女?他回答说:“我完全可以留给子女,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这笔钱给我子女的话,他们无非是日子过得再好一点,多吃几块红烧肉,多到外面旅游几次,那是锦上添花。但是,他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过得去。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好。”
这是他的肺腑之言。2013年,杨德广第一次到中国西部地区学校考察,看到有些坐在黄土墩上吃午饭的孩子,从书包里拿出几个窝窝头啃,什么菜都没有,井水也没有,只舀一点积在缸里的雨水,就着吃窝窝头。杨德广眼睛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他生活在江苏农村,父母都是文盲,每年三、四月,家中断粮,靠挖野菜果腹。一个妹妹在襁褓中就送了人。求学更是十分艰苦,享受国家全额助学金,中学六年,还靠在上海当学徒的哥哥接济,每月总共只有10元钱生活费。20岁,他背一个装着书和旧衣服的麻袋,带上家中仅有的三元钱,到华师大报到。
杨德广万万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生活贫苦的学生,没有想到他们的午餐是这样的简陋。他想明白了,一定要把自己多余的钱捐出去,用到这些孩子身上,自己才能心安一些。他这样做后,收到了很多受助学生来信,说他们把钱用在给父母亲看病,或自己买学习用品,很开心。杨德广也开心,他的儿女也开心。杨德广的女儿学习老爸,每年元旦也捐一笔善款,自己过生日必捐出两万元;现在连外孙女过生日,也抢着去捐钱献爱心,从小觉得这样过生日特别有意义。杨德广对困难学生一直倾囊相助,而自己的生活却俭朴到近乎苛刻。
杨德广“活明白了”,包括想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他说:“无为何入世,入世有所为”。这是他的人生观。现在老了,从岗位上退下来了,不如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奉献社会。他每个月都拿出一半的收入,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圆大学梦。现在他资助的学生中已有36名考进大学,安徽的江冬冬、江录春兄弟俩,一个考入同济大学读博,一个在交大硕博连读。这也是一种“入世有所为”。杨德广想到此,信心倍增,很有成就感。十年来,他组织的阳光慈善团队,共资助了8000多名贫困生和优秀生。
杨德广做慈善,还有一点意外收获:就是慈善是对健康的最好投资。做慈善,为他带来一种他人很难领略、富有乐趣的生活方式。因为多做好事,心情舒畅,身体也格外健康。虽然年近八十,却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走得动,写得快,睡得着。每个节假日,对杨德广来说,几乎都是“劳动节”,也是他提升生命价值的最佳时期。一些重要科研课题、长篇论文、书稿,都是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办公室里完成的。因为他挚爱的、志同道合的妻子郭老师不幸早逝,他更不敢一日闲过。退休16年来,他指导和培养了20多位研究生,出版了8本著作,撰写和发表了200余篇文章,做了1000多次讲座。人生如斯,生命在快乐中得到延长,生命在奉献中更有价值。
杨德广,一个真正“活明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