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从武汉引发并迅速蔓延开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师生们积极投入到战疫的行列中,以有声语言艺术为武器吹响时代的号角,以专业所学响应时代的号召,展示了灾难来临时期人民教师与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用作品展示社会风尚,记录时代风云,弘扬时代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和社会影响力。
师生协力 倾情推出原创新闻广播剧
抗疫期间,韩晓晔老师连续几天不休不眠,带领19主持学生共同创作和录制原创新闻广播剧《心畔江城》。这部让师生们几度流下泪水的广播剧,倾尽了广播剧录制组全体成员的热忱与感动,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通过新闻广播剧的形式,表达全国抗击疫情不同时期的初心不改和战胜困难的强大勇气。原创新闻广播剧《心畔江城》,共分为《预视》《长影》《援兵》《拂晓》四个部分。日前,该剧在中宣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发布,并被推荐至全国平台。
韩晓晔老师表示:比起朗诵和其他创作形式,广播剧是最难的有声语言创作。是没有画面的电影,完全靠声音来塑造事件和情节。同学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知难而进,连续奋战了一个月。短短30分钟的四集广播剧,共搜集整理了15个小时的音频素材。
本次广播剧的创作,培养了学生在疫情当前,结合播音主持专业特色坚持创作,并紧密结合形势,据备新闻工作者冲锋在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品质!
再接再厉 推出广播剧战役系列之“平凡英雄”
受广播剧《心畔江城》鼓舞,2019级主持专业学生在韩晓晔老师的辅导下,推出了战役系列之“平凡英雄”。该系列可以说是《心畔江城》的姊妹篇衍生篇。在创作广播剧、搜集整理大量音频素材的时候,学生们感慨万分:我们之所以能够平安的待在家中,继续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有太多的“普通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这场战疫中,医生、护士、科学家、警察、教师、学生、基建工人、社区工作者……你、我、他……带着非凡的勇气走向战场!不畏艰难的中国人百折不挠!勇敢向前的中国人百炼成钢!他们是凡人,也是英雄!
这场战疫中,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就是保护我们的英雄!韩晓晔老师动员19级主持班全班同学利用专业所学,从学习强国APP里,整理并创作出“平凡英雄”系列,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这场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平凡英雄致敬的行列中来,向这些平凡的英雄致敬。
在实践创作中,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念的升华,和对祖国的强烈自豪感。截至目前,《平凡英雄》的累计阅读总数18046;累计分享总数为1999次。累计发送文章数量14篇。
运用新媒体平台 创作《声音的力量》系列作品
自除夕开始,姜杉老师就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孩子们朗读《猜猜我有多爱你》、疫情绘本《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等系列儿童绘本,用声音开启了疫情中的暖心陪伴。姜杉老师还鼓励与指导湖北学生进行原创作品创作与朗诵,用声音的力量陪伴学生们度过危机,为武汉加油。
姜杉老师认为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展了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网络广播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要素集为一体。主持学生应学会熟练操作和运用新媒体工具,尤其是对音频节目的编辑、制作、上网等实践技能。
姜杉老师积极动员18主持所有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与手段,创作和推出《18主持声音的力量》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选择疫情中感人的瞬间、先进的事迹、深刻的感悟整理成文并进行声音创作。系列作品的创作培养了学生采编播于一体的业务能力,从选择文章到播送音频再到后期剪辑、编辑发出,对新媒体平台运用加深实践了解。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新闻使命感、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作为准媒体人的担当!截至目前,累计阅读总数:18167;累计分享总数:1013。累计发送文章数量:28篇。
记录感人志愿瞬间 声音日记应运而生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播音主持专业主任高祥荣老师号召主持学子们心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敢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增一分光添一分力。这些学生志愿者们既有已走向社会,担任媒体工作的优秀校友,也有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既有拥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有刚递交入党申请书不久的入党积极分子。
高祥荣老师认为:播音主持专业虽归属艺术类学科,但“新闻性”依然是它的根本属性。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的喉舌”,专业素质中要体现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在主持专业老师们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感染下,同学们投身战“疫”,亲历新闻;用声音记录历史,用爱心传递温暖。
2011级主持专业廖绮在声音日记中讲述到:在抗“疫”战争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用行动来诠释什么是不畏艰险的勇敢,什么是挺身而出的担当,什么是党员干部的坚韧!我也更加深信,传媒人的责任还在继续,新闻人的精神还要坚守。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永远也不会忘了在这场抗“疫”战中每一个岗位上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在他们的背后,正是有“不忘初心”四个字成就了抗“疫”战斗中最强大的武器。
2018级主持孟玉在声音日记中讲述了自己一路摸索奔赴农村社区党委书记家中,说服书记打开大喇叭,劝服村民停止拜年,阻止疫情蔓延的事迹。她用鲁迅的箴言来勉励大家: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018级主持刘东方在声音日记中讲述了自己几番波折,辗转多地、多个部门联络,最终捐献医疗物资的感人事迹:大疫无情人有情,这批捐赠物资,同学们没有向家长索要一分钱,都是大家自己平日勤工助学和专业实践获得的报酬。经过2018级主持全班同学的同意和大力支持下,共价值4万元的100套防护服,写着捐赠人:上师大影视传媒学院2018级主持班,于2月16日发往武汉雷神山医院。
携手澳门同胞 致敬抗疫战士
近期,在上海市妇联澳门执委和代表的邀请下,主持专业师生携手澳门同胞一同录制了澳门基金会副主席卓玛为上海市一线的医生护士们所做的诗歌《有一种爱叫为人着想》。为了更好的表达出作者对于抗疫一线战士的敬佩与担忧,韩晓晔老师深入分析了稿件的内容,并与学生讲解,力图做到用声音让听者感受到手足同胞的浓浓深情,他们克服了时间空间等条件因素影响,多次反复录制,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该作品已多次在澳门莲花卫视及其官方公众号上推荐播放。
影视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从“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德艺双馨”的谢晋精神中走来,秉承“厚基础、重实践、视野宽、底蕴深”的办学理念,以“德才兼备,声形俱佳”为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基本功底、具有较强的播音主持实践能力、具有敏锐的播音主持学术视角、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现代传媒人才。
(供稿、图片:影视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