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上海 2020年5月15日
标题:好人好事暖人心|服务超8万名老人!上师大95后组团教老人“玩手机”
记者:刘昕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最新揭晓的“2019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中,上海师范大学95后师范生组团开办的“智慧老人课程”榜上有名。近6年来,接力棒始终不断,青年学子用一片赤诚爱心和“硬核”的课程累计服务了超8万名老人,让可爱的“老小孩”们在新时代里也变得“智慧”起来。学生们开心之余说:“荣誉于此定音,但梦想不会停歇,公益也永无止境。”
★ 缘起 ★
不让老一辈成为新时代下的“零余者”
当代社会,一些老年人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生活方式,逐渐与家庭成员和社会脱节,成为新时代下的“零余者”。外表恬静温婉,内心却充满着公益梦想与创业激情的宋一帆,6年前还是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促成了“智慧老人”项目的诞生。
“记得,那是关于春节的一则新闻。年轻人饭桌上忙着‘抢红包’,冷落了老人,爷爷坐一边插不上话,最终怒掀饭桌立家规。”宋一帆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不由得反思起自己来,小时候父母工作忙,自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长大后却和他们渐渐疏远,偶尔回去吃饭也总是自顾自玩手机,不怎么和他们说话。
宋一帆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在玩手机的同时带着家里老人一起玩呢?”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和长辈沟通的机会,又能让家里的老人与时俱进,做一把同龄人中的“潮人”。
说做就做,宋一帆当时就集结了几位同样有公益热情的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成立“智慧老人”团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社会上的老年人。“这些为了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辈子的人们,当他们老去,不应该被社会遗忘。”就这样,这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逐渐开始了团队的公益探索之路。
他们通过与长辈交流,以进一步验证项目可行性。结果发现,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大都市的老年人现在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但是,不会用、没人教却成为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有些老年人明明拿着智能手机,却只是使用最简单的打电话、发短信功能。
就这样,团队从暑期社会实践开始起步,初试牛刀,教会了10多名老人使用微信。
★ 改变 ★
会支付宝懂查路线,老人“智慧”起来了
为了更规范地使项目可持续,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在校团委、人文学院指导下,发挥上海师大青年志愿者在为老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献青年人一份孝心、唤子女们一份耐心、给老人们一份舒心”的理念,近6年来,95后师范生组团开办的“智慧老人课程”服务8万余名老人。
随着工作室的发展壮大,课程密切结合老年人需求,设计了“入门、沟通、生活、阅读、休闲、防骗、手机摄影与照片处理、支付宝”8门课程,也囊括了微信、高德地图等实用手机软件,从基础入门到复杂应用,实现了衣食住行信息安全等多重内容供给与全覆盖。
大学生们在与老年人的交流沟通中,也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除制作“大文字+大图片”的课件外,还辅以文字讲义,方便学员课后复习。
这些年,工作室陆续在公众号“智慧老人课程服务”上推出“智慧老人”教学干货小视频,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使用方法。2017年,“智慧老人”项目与联通公司合作“老有智慧”项目,首批印制工作室服务系列教材1000册,并被作为“老有智慧”公益项目指定用书,无偿服务于上海市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惠及更多老年人。
有梦!有爱!记者了解到,项目发起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最早参与的学生已陆续本研毕业,但是作为人文学院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这根接力棒一直有爱地传递着。截至目前,团队已有志愿者服务点33个,涉及徐汇、静安、松江等9个区,涵盖街道居委、敬老院、老干部大学、社区文化中心等。
★ 传承 ★
防疫期间,教会更多老人“居家战疫”
如何在线上将水果肉菜收入囊中?怎样通过网络就医买药?宅家的防疫生活将人们与智能手机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对老年朋友来说,“宅经济”“云生活”却成为又一大困扰。智慧老人公益服务工作室联合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紧锣密鼓地共同研发“居家战疫”系列微课,目标人群就是这样的“老小孩”。
如今的项目指导老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团委书记张玲是项目的第三任“接棒者”。张玲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原定线下的“手机课程”延期,但对“智慧老人”课程服务的脚步却不能停歇。工作室的同学们注意到,宅家的防疫生活,让很多不会网购的老人烦恼重重。于是,课程就从解决痛点入手。
全新赶制的系列微课总共6期课程,内容紧密对接老年朋友需求,涵盖线上买菜、就医买药、新闻速递、网络阅读、戏曲欣赏、历史科普等内容。
“我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新时代青年就要有这种责任担当。”上海师范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祁丹慧是疫情期间系列课程制作的学生负责人,在她看来,青年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云中”助力老年朋友,帮助他们享受智慧生活,不被时代“遗忘”,也让青年的心洋溢着暖意。
祁丹慧认为,“好人好事”重在长期坚持。长期乐善好施、长期弘扬社会正气、长期在工作岗位无私奉献……一些平凡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做着一件平凡的好事,这就是不平凡。
另外,在项目开展中,一种双线交互受益的效应正逐渐放大。青年学生在参与服务的同时,也从老年学员身上学到许多课本中、课堂内无法企及的知识。正如白岩松对“智慧老人”项目曾作出这样的评价——今天我给老人智慧人生,明天老人给我人生智慧。
【对话张玲】
师范院校青年学生的使命传承与教学实践
记者:这个项目发展至今,团队发生着怎样传承接力的故事?
张玲:项目发起至今已经第六个年头了,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延续,也是作为师范院校青年学生使命传承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载体。项目最初,我们就一直希望能够将课程教学点覆盖上海所有辖区,将智慧老人课程如上师大爱心学校一样,在祖国各地落地开花,切实地为推进“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做出我们青年人的一份绵薄之力。
记者:项目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这个奖项,对大家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分量吗?
张玲:项目一路走来,离不开校院广大师生的关注与参与,在2019年也有幸得到了多个区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居委、老干部大学等合作单位的认可与支持。这次获奖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肯定,这既是对我们过去6年竭诚服务奉献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我们未来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发挥青年志愿者在为老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的一种鞭策与激励。
记者:未来,依旧会是以志愿服务开展吗?
张玲:项目会继续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以期惠及更多有需要的老年人。代际互益的确是项目的其中一个“副产品”,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获益,无论是对老年学员知识上的获得、心灵的陪伴还是青年学生社会责任与担当的培养,都是我们期待通过项目开展实现的。另外,对学校而言,志愿服务本是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区实践基地的开拓亦是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在社区的服务参与是一条新的育人途径,将学校育人和社会育人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社区成为了高校思想、科技、文化及诸多资源展示的一个窗口,履行了社会服务职能,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05/15/15895379491266202128.html?from=singlemessage